[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8698.1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瑞娟;陈宜言;于芳;徐添华;肖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墩 波形钢腹板 组合梁桥 钢底板 浇筑混凝土 组合箱梁 钢筋笼 装配式 混凝土浇筑 空芯钢管 施工 焊接 密实 混凝土顶板 节点位置 区域设置 现场焊接 底钢板 拼接 拼装 屈曲 受压 下端 预埋 预制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包括桥墩,相邻两个桥墩之间设置包括混凝土顶板、波形钢腹板和钢底板的组合箱梁;组合箱梁靠近桥墩底钢板受压区内,钢底板容易发生屈曲的区域设置U型内衬混凝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组合梁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预制空芯钢管,现场焊接拼装,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桥墩;焊接空芯钢管和掖板,桥墩顶部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直至钢筋笼下端预埋于桥墩顶部;组合箱梁与桥墩拼接段结合的节点位置通长布置所述钢底板,焊接钢底板与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浇筑钢筋笼顶部,并最终浇筑混凝土顶板。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使施工方便,混凝土浇筑密实,桥体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箱梁中,由于横断面内必须包含体内束且使其偏离,其跨越能力因此而受到限制,此问题在更轻质的钢-混凝土组合箱梁中得到解决。在普通的平钢腹板组合箱梁中,转移到腹板的预应力损失百分比高达20-25%。而在波形钢腹板箱梁桥中,褶皱效应使得预应力能够更有效地被顶底板吸收,此桥型由此诞生并逐渐代替普通混凝土箱梁桥,并在1975年由Campenon Bernard公司Pierre Thivans工程师首次提出。
将波形钢腹板替换混凝土腹板后,普通混凝土箱梁桥因此改进为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包括混凝土顶底板、波形钢腹板、体外束、体内束及横隔板等。一般而言,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混凝土腹板梁桥相比,主梁自重大大减轻;2)与平钢腹板梁桥相比,利用弯成的几何形状来代替支撑,具有更高的平面外刚度及抗剪切屈曲强度;3)波形钢腹板可自由伸缩的褶皱大大提高了混凝土顶底板内预应力的吸收效率;4)上部结构的自重减轻减少了下部的结构工程量。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在钢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结合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分三种类型,一种是翼缘型结合,另一种是嵌入型结合部,还有一种外包型的。无论是翼缘型结合还是嵌入型结合,在结合部焊接或布置大量的焊钉或钢筋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通过以往的工程经验,在钢腹板与底板的结合部,由于密集的焊钉或贯穿钢筋,与模板或钢板形成了一些小空间,在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焊钉与焊钉之间的小空间内的混凝土很难密实。影响混凝土顶、底板与波形钢腹板的协同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施工方便,混凝土浇筑密实,桥体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包括多个桥墩,相邻两个所述桥墩之间设置有组合箱梁,所述组合箱梁包括混凝土顶板和钢底板,所述混凝土顶板和所述钢底板之间设置有波形钢腹板;所述组合箱梁与所述桥墩连接处设置有U型内衬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U型内衬混凝土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内衬腹板,所述内衬腹板与波形钢腹板通过焊钉连接,所述内衬腹板底部连接有内衬底板,所述内衬底板位于所述钢底板上,且与所述钢底板通过焊钉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桥墩为空芯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包括承台,所述承台内设置有空芯钢管,所述空芯钢管外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承台底部连接有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桩基。
可选的,所述桥墩顶部为桥墩拼接段,所述桥墩拼接段包括所述空芯钢管,所述空芯钢管顶部设置有上封板,所述上封板上设置有钢筋笼,所述桥墩拼接段内浇筑有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桥墩拼接段外侧设置有掖板。
可选的,所述钢筋笼底部预埋于所述桥墩顶部。
可选的,位于最外端的两个所述桥墩上安装有盖梁。
可选的,所述钢筋笼为矩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