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微塑料快速采集装置和采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93637.6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隋倩;徐子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任艳霞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系 中浅层 水中 塑料 快速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能够快速简便捕集微塑料的装置及采集方法,特点是将选定孔径的浮游生物网和满足一定尺寸的捕集袋(如:200mm×140mm)组装,将绳索与所述的浮游生物网进网口连接好,利用浮游生物网的筛分作用和流体的运动将微塑料富集到捕集袋中。本发明其滤网的选择确定了微塑料的截留范围,并且利用架桥原理使得目标范围内的微塑料被截留,由于其富集作用,使得采集的水样控制在200‑250ml范围内甚至更少,实现了少量水样的采集,而且在捕集过程中不需要利用船只的拖拉作用,节省了大量能源的消耗。实现了快速简便及有效的浅层水中微塑料的捕集,能够快速在浅水层采集适量的富含微塑料的水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塑料采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于微塑料含量较多的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微塑料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微塑料,作为新型海洋污染物被提出,被定义为尺径不超过5mm的塑料颗粒。早期对微塑料的研究多聚焦于海洋环境,近年来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微塑料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尺寸小,容易被水体中微生物误食,引起负面的生物效应;2)比表面积大,容易携带各种病原体,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机物和金属物质形成复合污染;3)来源广,持久性强,成为水体环境中的PM2.5。由于微塑料存在的种种风险使学者对其加深探究。就目前的采样方法来说,网捕法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是操作程序复杂,而且需要利用船只或其他的燃动形式实现网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采集到的微塑料的颗粒通常尺寸较大100um以上的比例较大。为了实现快速简便的捕集,省去繁杂的操作,并有效得到水样中尺径较小的微塑料,需要新的水样采集器可以对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的微塑料有效捕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微塑料快速采集装置和采集方法,所述采集装置和采集方法能快速简便并有效的采集适于普通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的微塑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微塑料快速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浮游生物网1,所述浮游生物网1为椎体状,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上方连接用于放大或收紧浮游生物网1进口的绳索3,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下方连接用于收集的富含浅水层中的微塑料的捕集袋2,所述利用浮游生物网的筛分作用和流体的运动将微塑料富集到捕集袋中。
进一步,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目数选择根据所需要微塑料样品的尺寸而定;其选择的尺寸应大于需要捕集的最小的微塑料尺寸的20um-50um。
进一步,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下方出口处设置铜阀门(4),用所述的捕集袋紧密包好,并用橡胶圈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上方进口处设置圆形圈5,在所述的圆形圈5上设置3-4个固定环6。
进一步,所述的绳索可对称穿过圆形圈5上的固定环6。
进一步,所述的绳索3应选择从采样的浅水层到操作者的距离的2.5倍到3倍长。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微塑料快速采集装置,所述密封袋其面积与浮游生物网的正投影面积的大小应该保持在4:9的比例内。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河湖体系中浅层水中微塑料快速采集装置,进一步优选,浮游生物网网衣孔径65um,网口直径21cm,网衣长60cm,出口阀长度11.6cm;捕集袋的尺寸200mm×140mm;3m长的绳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雨产流的采集装置
- 下一篇:过滤膜自动更换装置及其方法、换膜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