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350.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2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联希;孙大东;杨玖贤;魏凡;康昭君;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6;G01D21/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增殖 控制系统 循环水处理设备 循环水处理系统 保证系统 可控设备 控制技术领域 系统运行效率 鼓风机 监测和控制 温度采集器 液位采集器 长期稳定 反冲洗泵 工作流程 加热装置 控制信息 输入设备 有效控制 主控单元 控制器 给水泵 潜水泵 液位 预设 采集 水质 运转 调控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缺乏有效控制的问题。该控制系统用于对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各种可控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采用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根据温度采集器、液位采集器等采集到的信息,以及预设和输入设备输入的控制信息来调控潜水泵、反冲洗泵、鼓风机、加热装置、给水泵等可控设备,在对应的工作流程内,控制对应设备的运转,保证系统液位、温度等处于设定参数范围内,用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从而保证鱼类增殖放流站的水温、水质等满足鱼类适宜生活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各界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对鱼类种质造成阻碍,对水生生物环境造成影响。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对鱼类习性的研究从而采取系列保护措施已成为水生生态保护的必要举措。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工程多处于高山峡谷地带,因此没有充足的水源,很多鱼类增殖放流站都采用循环水或者流水与循环水结合的运行方式。又由于鱼类养殖弃水中有鱼类代谢物质以及饵料等物质的排出,会产生悬浮物(SS),COD、氨氮、总磷、细菌、原生/后生动物等污染物质。因此,循环水养殖模式并不是对养鱼弃水进行一个简单的循环回用,而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鱼类增殖放流站生产废水水质进行处理,达到养殖用水可循环利用的半封闭或全封闭、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对于养殖水体的处理,目前是通过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是基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而发展起来的一套水处理系统,主要作用是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和加热。现有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回水管、集水池、过滤装置、温控装置、消毒装置和给水管;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砂滤器和湿式生物球,所述砂滤器上通过反冲洗管循环连接有蓄水池,所述反冲洗管上设置有反冲洗泵,所述湿式生物球上设有补齐管,所述补齐管的端部上设有鼓风机;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保温水箱、管道泵和加热装置,所述保温水箱通过管道泵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通常为电锅炉;所述消毒装置通常为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给水管上设置有给水泵。
然而,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多养殖珍稀鱼类和重点经济性鱼类,养殖要求较高;但是,现有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缺乏有效的控制,系统运行效率较低,且长期运行过程中水质和水温这两个影响养殖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缺乏有效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集水池内的潜水泵、与砂滤器相连接的反冲洗泵、与湿式生物球相连接的鼓风机、与保温水箱相连接的加热装置以及设置在给水管上的给水泵;还包括控制器、输入设备、温度采集器和液位采集器;所述潜水泵、反冲洗泵、鼓风机、加热装置、给水泵、输入设备、温度采集器和液位采集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温度采集器包括集水池温度采集器、生物球温度采集器、水箱温度采集器和给水管温度采集器,所述集水池温度采集器设置在集水池上,所述生物球温度采集器设置在湿式生物球上,所述水箱温度采集器设置在保温水箱上,所述给水管温度采集器设置在给水管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液位采集器包括砂滤器液位采集器、生物球液位采集器和保温水箱液位采集器,所述砂滤器液位采集器设置在砂滤器上,所述生物球液位采集器设置在湿式生物球上,所述保温水箱液位采集器设置在保温水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