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生物慢滤池的清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9375.6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孟曼丽;李玲;李秀芬;任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料 生物慢滤池 清堵 水处理领域 次氯酸钠 堵塞 气冲 下层 雨水 物理化学 上层 生物膜脱落 机械搅拌 技术设计 有效解决 重要意义 生物膜 溢流口 排出 松动 摩擦 清洗 疏通 污水 拓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生物慢滤池的清堵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清堵方法结合了搅拌、气冲和次氯酸钠清洗的物理化学方法。对堵塞的上层滤料进行机械搅拌,松动覆有生物膜的滤料;气冲加强滤料与滤料以及滤料与水之间的摩擦,使生物膜脱落;将产生的污水从溢流口排出,避免其进入滤料底部;次氯酸钠从疏通后的上层滤料渗透进入下层滤料,解决下层滤料的堵塞问题。本发明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有效解决了生物慢滤池滤料堵塞的难题,对拓展生物慢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生物慢滤池的清堵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3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位居世界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其中,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西南石灰岩溶和大石山区、华北山丘区、东南沿海岛屿等地是水资源缺乏的重灾区。许多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与其他净化雨水的方式相比,生物慢滤是一种集过滤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为一体的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生物慢滤池一般为矩形或圆形钢筋砼结构,包括进水池、进水装置、慢滤池,慢滤池从上到下包括进水口、溢流口、滤料层、排污口、出水口和承托层,进水装置将粗滤过的雨水通过进水管道到达慢滤池的进水口,使水流缓慢流过滤料,滤料表面截留和吸附的有机物和矿物质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在光合作用下,逐渐在滤料表面形成成熟稳定的生物黏膜,之后通过细砂、生物膜的过滤、絮凝和生物化学反应使水体的浊度、有机物浓度降低,从而实现雨水净化。由于颗粒物的沉积和生物膜的不断生长造成慢滤池非常容易堵塞,成为制约生物慢滤池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找合适的清堵方法。
搅拌清堵作为一种有效的清堵方式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慢滤领域,搅拌主要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来使滤料松动,其优点是清堵后出水水质快速达标,缺点是清堵效果不佳。气冲清堵也是一种有效的滤料清堵方式,气冲是将气冲口安装在滤料层,利用气体吹动滤料,使滤料与滤料以及滤料与水摩擦以此使生物膜脱落,其优点是简单快速,但在过程中,如果气冲速度过大、气冲时间过长或者气冲次数过于频繁,容易导致滤料内形成空腔。
上述清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且无法有效实现整个滤料层的清堵,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实用、更彻底的清堵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搅拌、气冲和次氯酸钠溶液相结合的物理化学清堵方法,搅拌和气冲主要用于上层滤料,具体来说,搅拌主要用于上层滤料松动,而气冲可以通过加强摩擦使上层滤料生物膜脱落,搅拌和气冲的共同作用解决了上层滤料的堵塞问题,以此使次氯酸钠溶液顺利的渗透进入下部滤料,对下层滤料的清堵弥补了搅拌和气冲相结合的清堵方式的不足,能够有效解决生物慢滤池滤料堵塞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生物慢滤池的清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距表层5-10cm的滤料进行搅拌清堵;
(2)对距表层10-15cm的滤料进行气冲清堵;
(3)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淋洗滤料,清洗下层堵塞滤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淋洗滤料前,需将前两步产生的含有脱落生物膜的污水从溢流口处排出,避免其进入底部滤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搅拌速率为30-100r/min,搅拌时间为5-20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气冲的强度为30-50m/s,气冲时间为5-10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0.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次氯酸钠溶液进料速率为0.1-0.5m/s,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时间为5-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