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风刮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7054.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武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红亮 |
主分类号: | B60S1/60 | 分类号: | B60S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汽车外后视镜 刮雨装置 橡胶风管 防护片 雨滴 通风 后视镜 加热器 磁性金属片 等距开设 反光镜片 上端固定 外后视镜 转轴铰接 行车安全 安装座 吹风孔 磁铁片 底侧板 电器件 内侧壁 前侧面 引风机 底端 卡槽 遮挡 视线 驾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风刮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底侧板内侧壁上,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反光镜片,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卡槽中卡设有橡胶风管,所述橡胶风管上等距开设有吹风孔,所述外壳的底端通过转轴铰接有防护片,所述防护片上固定安装有磁性金属片,所述外壳的前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磁铁片。本发明使得外后视镜上的雨滴可快速被风清除,不会遮挡驾驶者的视线,保证行车安全,且可避免灰尘和雨滴落在后视镜上进入其内部造成电器件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风刮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这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好像相机“广角镜”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在使用时如遇到下雨的情况,反光镜片上易被雨滴附着,严重影响驾驶者对后侧方的观察,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也出现一些带有雨刷的汽车外后视镜,但是雨刷在使用时,会对驾驶者的实现造成部分遮挡,可能会产生危险。
为此,提出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风刮雨装置,使得外后视镜上的雨滴可快速被风清除,不会遮挡驾驶者的视线,保证行车安全,且可避免灰尘和雨滴落在后视镜上进入其内部造成电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风刮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风刮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底侧板内侧壁上,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反光镜片,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位于反光镜片的后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外壳的底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加热器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进风孔相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外壳的侧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位于反光镜片的前侧,所述卡槽中卡设有橡胶风管,所述橡胶风管上等距开设有吹风孔,所述吹风孔均面向反光镜片,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橡胶风管的中部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底端通过转轴铰接有防护片,所述防护片上固定安装有磁性金属片,所述外壳的前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磁铁片。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侧板外侧壁上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进风孔的周侧,所述挡圈的高度为2-5㎝。
优选的,所述挡圈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挡圈的下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卡设有荧光条。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左右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绝缘片,且两组所述绝缘片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丝设置有至少三组,且所述电加热丝为铁铬铝合金材质制成的螺旋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片由牛皮制成,且所述防护片的面积和形状与外壳的前侧面的面积和形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红亮,未经武红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7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洁净车载倒车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