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5906.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卢赞;俞泽安;沈诗捷;范世荣;潘姣姣;董家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5/02;E04F15/22;F03G7/08;H02N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饰板,该装饰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缓冲层以及底板,所述缓冲层上表面固设有凸包,所述凸包的顶端与所述装饰层固定连接,所述凸包包括有一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减震发电结构,所述减震发电结构包括压力传动部和能量转化部,所述压力传动部与所述能量转化部转动连接;所述能量转化部底端与所述缓冲层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动部顶端与所述凸包的顶壁接触;所述压力传动部将接收到的机械能传递给所述能量转化部,所述能量转化部将接收到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提供的装饰板利用减震发电装置将震动产生的能量通转换为电能以给电器件供电,解决了现有装饰板减震缓冲效果不好、且震动能量未被充份利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装饰板色彩选择空间大、花纹多样,很多场合的装修中采用装饰板作为墙面或地面铺贴,但现有的装饰板材质较硬,脚感不好,往往需要铺地毯来加强脚踩的舒适感。目前也有现有技术对装饰板进行优化以使其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但振动能量仅仅被减震机构吸收,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实为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装饰板,利用减震发电装置将震动产生的能量通转换为电能以给电器件供电,解决了现有装饰板减震缓冲效果不好、且震动能量未被充份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饰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缓冲层以及底板,所述缓冲层上表面固设有凸包,所述凸包的顶端与所述装饰层固定连接,所述凸包包括有一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减震发电结构,所述减震发电结构包括压力传动部和能量转化部,所述压力传动部与所述能量转化部转动连接;所述能量转化部底端与所述缓冲层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动部顶端与所述凸包的顶壁接触;所述压力传动部将接收到的机械能传递给所述能量转化部,所述能量转化部将接收到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动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减震弹簧和第一转轴,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嵌套形成一中空的减震腔,所述减震弹簧位于所述减震腔内,所述减震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接触,所述下壳体底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下壳体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能量转化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转化部包括底壳、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转轴套、旋转齿盘、发条、压电层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撞锤结构,所述底壳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有一能量转化腔,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套、所述旋转齿盘、所述发条、所述压电层和所述撞锤结构均位于所述能量转化腔内;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发条的外端和内端分别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第二转轴套连接,所述旋转齿盘与所述第二转轴套固定并在旋转时拨动所述撞锤结构,所述压电层固定在所述底壳内壁并与导线连接以输出电能,所述撞锤结构受到振动时敲打所述压电层,所述压电层受压形变发电。
进一步地,所述撞锤结构包括撞锤基座、撞锤和撞锤受体,所述撞锤基座与所述底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撞锤受体被所述旋转齿盘旋转时拨动,所述撞锤在所述撞锤结构受到振动时敲打所述压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电层平行设置,并分别与所述撞锤的顶端和底端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包括受力壳和套设在所述受力壳外侧壁上的从动外壳;所述受力壳内壁上设有单向内螺纹,所述上壳体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单向内螺纹相匹配的单向外螺纹,所述受力壳与所述上壳体通过单向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外壳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受力壳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通孔处与所述从动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在与所述受力壳底部的连接处套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受力壳通过所述单向轴承带动所述从动外壳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包间隔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5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马来漆及其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木塑室内装饰弧形卡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