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液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5771.1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文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61 | 分类号: | A61K36/61;A61K9/08;A61K47/10;A61P17/12;A61P31/20;A61K35/64;A61K33/36;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尖锐湿疣 外用 药液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液及其制作方法,每120毫升中含乙醇60‑80%,含以下生药有效成分:苦参子7‑11g、丁香4‑8g,雄黄4‑8g,五倍子2‑5g,赤石脂4‑8g,余为水。用酒精浸渍法和中药煎煮法制,制法简便。该药物具有特效、速效、安全、使用方便、疗程短、无复发,无特殊毒副作用的特点,一次涂药治愈率达100%,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尖锐湿疣的特效药物。
本发明涉及来自植物的材料的医用药品技术领域。
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染疾病,近年来, 世界各地发病率以136%的速度急刷增加,它催残身体,影响家庭,危害社 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与心理痛苦。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有瑞典生产的疣 敌,国内有疣脱欣,均为三日一疗程,其毒副作用前者为水肿、溃疡、疼痛, 超量中毒,后者为烧灼感、红斑或浅表糜烂水肿,剧痛,有效率报导为98. 5%,为化学物质组成,其疗程较长,毒副作用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液及其制作方法,方法简 便,该药具有特效、速效、安全、使用方便、疗程短、无复发、无特殊毒副作 用的特点,一次治愈率高。
本发明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液,其特征在于药 液所含组分如下:每120毫升药液中乙醇含量为60-80%(容积),并 含以下生药的有效成分:苦参子7-11g、丁香4-8g,雄黄4-8g, 五倍子2-5g,赤石脂4-8g,其余为水。
药液中最好乙醇含量为70-75%。最佳生物有效成分为:苦参子8- 10g,丁香5-7g,雄黄5-7g,五倍子3-4g,赤石脂5-7g。
本发明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根据上面所述的治疗尖锐湿疣的药液的制 作方法,其特征是将配伍要求的苦参子、丁香、雄黄粉碎过筛后,用乙醇浸渍 法浸2-3日,过滤,得乙醇溶液;将五倍子、赤石脂按煎中药方法煎煮、过 滤;将两次药液合并制得,达到乙醇的最后要求含量。
为了使药物有效成分浪费少,可将乙醇浸渍过滤后的药渣再加乙醇浸渍 (可按药典规定的方法),将二次乙醇药液合并。上述的乙醇浓度最好为95%。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尖锐湿疣病机在于风牙博于肌肤而发生,或肝虚血燥、 筋气不荣,或外感风热之毒,或由接触传染而得。西医认为是由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所致,通过性交传染,从人乳头瘤病毒中已被鉴定出18个类型之多。多 以青壮男、女发病,男多于女子。男发病部位常在包皮内腔与龟头为多,疣似 花蕊之状,表面不平,呈乳头观,其数不一,少则一二,多则数十个,常呈分 散或簇状。发明人根据中医理论,经过科学筛选配方制成。
本发明药液具有特效、速效、安全、使用方便、疗程短、复发率低、无毒 副作用等特点,一次治愈率,可达99%以上及100%。本发明方法也具有 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特点。
本发明经过省级4家大医院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如果如下:
临床资料1:治疗组276例,其中男性181例,女性95例,年龄为 22-55岁,平均26.6岁。病程7日一半年。疣体位于冠状沟部99例, 龟头部31例,尿道外口11例,包皮内板及多部生长药者40例。女性位于 大阴唇71例,阴道外口16例,肛门处8例。疣体小如粟粒,最大者为20mm×14mm,每例疣体数目在2-3个,总体疣体1435个,平均每例 5.2个。对照组50例,年龄在21-35岁,平均24.5岁,每例疣数 在2-15个不等,总计275个,平均5.5个。
治疗方法:选用本药液用牙签蒸药液,一次均匀地涂于疣体上,第3日来 诊,观察疣体脱落情况,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对照组选用同类产品疣脱欣, 每日疣体涂药2次,连续3天,观察4天为一疗程,若疣体仍有残留,可重复 上述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文明,未经付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5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