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标签离线认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3710.1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富;王建新;吴祥富;白绍江;靳佩佩;马歆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富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K19/073;G06Q30/00;H04L9/06;H04L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李兆岭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客户端认证 离线认证 认证结果 认证数据 认证 认证数据包 数据安全性 密钥体系 认证过程 网络环境 预定规则 上传 预置 篡改 复制 验证 网络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离线认证方法及系统。涉及内容包括:电子标签对认证数据签名并组成认证数据包发送给客户端认证工具;客户端认证工具依据三级密钥体系完成对认证数据签名的验证,并获得认证结果,并按预定规则将认证结果上传联盟链平台。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保证电子标签内预置的数据不会被篡改、电子标签认证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同时防止电子标签被复制,进而增强电子标签认证的可靠性,还能确保在无网络或网络环境不佳时完成认证,增加电子标签认证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防伪认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级密钥体系实现电子标签离线认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应用广泛,其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匹配的客户端认证工具通过射频信号可以识别并读写电子标签中的相关数据。因其操作方便快捷,灵活性强,电子标签被广泛应用于防伪、金融、物流、零售、交通等各个领域。
电子标签被复制、数据被篡改等都将导致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特别是在诸如防伪、金融等一些应用领域,电子标签(或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成为重要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电子标签的安全性,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电子标签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电子标签离线认证系统及方法,即基于电子标签的多级密钥体系以及密码学算法的离线认证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防止电子标签被复制、电子标签中的数据被篡改,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标签离线认证方法中,一种电子标签离线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中预置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预定的静态应用数据、认证中心根公钥的索引、电子标签私钥、电子标签公钥证书、企业公钥证书;所述电子标签公钥证书包括预定企业私钥对预定电子标签公钥的签名;所述企业公钥证书由所述认证中心根私钥对预定企业公钥签名获得;所述电子标签公钥与所述电子标签私钥形成非对称密钥对,所述企业私钥与企业公钥形成非对称密钥对;
所述电子标签认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客户端认证工具向电子标签发送认证触发消息;
S220,电子标签根据认证触发消息形成认证数据,利用所述电子标签私钥对所述认证数据至少一部分进行签名,生成认证数据签名,并将认证数据包发给客户端认证工具;所述认证数据包括所述基础数据和认证触发消息;所述认证数据包包括认证数据以及认证数据签名;
S230,客户端认证工具根据认证中心根公钥的索引获得对应的认证中心根公钥,并利用预置的认证中心根公钥验证所述企业公钥证书,获得企业公钥;再利用所述企业公钥验证所述电子标签公钥证书,获得电子标签公钥;再利用电子标签公钥验证认证数据签名,形成包括验证认证数据签名是否通过的认证结果;所述认证中心根公钥和所述认证中心根私钥形成非对称密钥对;
S240,客户端认证工具按预定规则将认证结果上传至预定的联盟链平台。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标签离线认证方法,电子标签私钥数据仅存在于电子标签中,且永不输出,进而可以防止电子标签被复制。进行认证时,电子标签用所述电子标签私钥签名认证数据,获得认证数据签名,客户端认证工具通过验签认证数据签名可以确定认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高认证的可靠性。采用离线认证的方式,解决了无网络或网络环境不佳时无法正常进行认证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电子标签认证的适用性。相应的认证结果按一定规则上传至联盟链平台,利用联盟链共享可信机制,可以增强了认证结果的可信度,也为电子标签认证系统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富,未经孟凡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