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小区安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77045.5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8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产新国;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未来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27 | 分类号: | G07C9/27;G07C9/24;G07C9/22;G08B13/19;G08B13/1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智能 小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小区安防系统,包括访客登记模块、面部识别模块、用户终端、视频采集模块、警报模块、暂存模块、异常分析模块、门禁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本地数据库、临时访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与控制器。本发明通过预先对临时来访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记录,使临时来访人员能够在设定时间内自由出入小区,避免了住户下楼接待或经过繁琐的登记手续,大大缩短了检测过程,方便未持卡人员的访问;同时通过将监控时间分割为若干连续且相等的时间段,并通过对人流密度较小的时间段内小区的可监控区域的人物活动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疑似摔倒、盗窃、斗殴等的异常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小区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提高,为了保护公民财产,各种安防监控系统也随之面世,人们除了通过在自己的居室内装备防盗措施外,小区内也会安装安防系统,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筛选,从而保证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与人生安全,安防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犯罪成本,降低犯罪率,起到保护、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事物都开始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联合发展,安防系统也不例外,人们通过互联网建立小区的安防监控系统,对小区的安全进行保护,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安防监控系统太过简单,一般只是通过门禁限制进出人群,通过监控留下监控画面,无法对小区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安全防护,安全系数较低,能够给犯罪分子很大的漏洞,在防入侵方面,犯罪者只需要盗窃小区住户的识别标签就能够轻松进入小区并进行下一步活动,而为了提高安全性对临时来访人员进行繁杂的手续又会大大提高鉴定过程的复杂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小区安防系统。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现有技术中小区安防系统对于租户以及小区住户的来访人进入小区的管理比较极端,一种是只要持有射频识别卡就允许通过,一种是需要经过复杂的登记手续才允许通过或者直接要求对应用户来进行接待,前者十分不安全,后者又大大复杂化了身份鉴定过程,十分不方便;
2、如何有效提高安防系统对小区防入侵、防盗窃以及意外事故救助等安防事件的响应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小区安防系统,包括访客登记模块、面部识别模块、用户终端、视频采集模块、警报模块、暂存模块、异常分析模块、门禁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本地数据库、临时访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与控制器;
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进出小区的人所持有的射频识别卡信息,并将所读取的射频识别卡信息传输至本地数据库,所述射频识别卡所包含的信息为持卡者在小区中的所居住房子的门牌号,每一个房子均分配有若干射频识别卡;
所述面部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来访者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所采集的来访者面部图像信息传输至本地数据库;
所述本地数据库用于存储小区住户的信息,小区住户的信息在本地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为:以用户房子的门牌号作为标题建立一个首层文件夹Bn,文件夹Bn内存储有常住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常住用户的用户终端的联系方式以及非常住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与用户终端的联系方式,其中常住用户是指对应业主与业主所指定的人员,非常住用户是指租户与临时来访人员;
所述用户终端为小区业主、租户或未持卡的来访人员所持有的移动通信设备,其中未持卡的来访人员是指小区住户所认同的在短时间内需要进出小区的人;
持有射频识别卡的来访者在进出小区时,身份识别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未来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未来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