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6101.3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35 | 分类号: | B41M5/03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叠放 套印 边转印膜 | ||
一种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属于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基层膜、离型层、保护层、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第三油墨层和粘接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之间设有第一基层膜,所述第二油墨层和第三油墨层之间设有第二基层膜,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所述第三油墨层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厚度之和。本发明通过多次热转印,能够将设置在不同油墨层上的图案最后合成一副图案印刷在待印制品表面,并且图形上设有凹凸结构,提高了印刷品的美观程度和质量,能够进行多样化复杂图案的设计,形成的凹凸纹路结构,在进行热转印后,具有更加的视觉效,丰富了转印膜的设计空间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
背景技术
热压转印膜是指带有接着剂的图文,在热力和/或压力作用下,能连同保护层一起脱离开载体膜,牢固接着于承印物表面,具特殊功能的印刷膜。传统常规的塑胶热压转印膜是由载体膜、可使载体膜脱离的离型层,装饰层和起粘结作用的接着层组成,装饰层一般包括对图文表面起保护作用的保护层、图文层。保护层一般是由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构成的一层透明光滑的树脂层,转印后,使承印物体拥有一平滑、光亮的表面。
但是,目前转印膜一般均是直接印刷好图案或者通过刻刀刻画出相应的图案进行,印刷后在产品上形成平面的印刷图案,对于目前要求越来越高的图案印刷要求,如何能够呈现出凹凸结构的印刷效果,提高热转印的质量,是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解决了目前热转印膜印刷产品表面效果单一,只能进行平面印刷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包括基层膜、离型层、保护层、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第三油墨层和粘接层,所述基层膜、离型层、保护层、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第三油墨层和粘接层按照由上至下顺序依次叠放,所述第一油墨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油墨层上设有第三通孔和第一图形区,所述第一图形区与第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并且第一图形区与第一通孔外形相同,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上下正对设置,并且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外形相同,所述第三油墨层上设有第二图形区,所述第二图形区与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上下对应设置,并且第二图形区、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外形相同,所述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和第三油墨层均采用UV光固化材料,所述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之间设有第一基层膜,所述第一基层膜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二油墨层和第三油墨层之间设有第二基层膜,所述第二基层膜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所述第三油墨层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厚度之和。
进一步的,上述的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所述UV光固化材料包括:
环氧丙烯酸酯 30-50份
丙烯酸酯 40-60份
光引发剂 1-5份
流平剂 0.1-0.2份
消泡剂 0.1-0.3份
稳定剂 0.1-0.2份
分散剂 0.1-0.4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叠放式无套印边转印膜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基层膜的放卷:基层膜从印刷滚筒和印版滚筒中间穿过,调节烘干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6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