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程序中实体渲染的开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3922.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8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5;G06F16/248;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程序 实体 渲染 开发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中实体渲染的开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模型层提供包括写操作基类和读操作基类的预设实体类数据库;网站视图层获取用户数据,调用模型层的写操作基类,并将其发送至业务逻辑层;将读取的用户数据渲染到目标显示界面上;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的写操作基类对应的写操作,将用户数据写入目标数据库;调用模型层中的读操作基类和数据访问层的读操作基类对应的读操作,从目标数据库读取用户数据。其中,模型层、网站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间通过多线程相连,数据访问层与业务逻辑层间通过多线程相连;该系统简化了对数据库的操作,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其次,通过层与层间的多线程连接,降低了网络传输时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中实体渲染的开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ASP.NET MVC是一种基于.NET原生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其中,原生是.net core中ASP.NET MVC自带的程序功能部分。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Model表示应用程序核心(比如数据库记录列表),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的数据逻辑;View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是依据模型中的数据创建的;Controller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该数据。
然而,发明人发现是随着网站开发技术的发展,现有的ASP.NET MVC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已经不能够满足开发人员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MVC框架在对Model中数据库处理时,是通过拼接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Query Language,SQL)语句的调用方式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每次调用相关操作方法需要引入大量的SQL语句,执行过程较繁琐,且若用户在显示页面的文本输入框中输入非法拼接SQL语句,在Model中进行数据获取时执行该非法SQL语句,会引起SQL语句注入攻击。
2、现有的网络以数据包传输为基础,而每一个数据包的传送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网络延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中实体渲染的开发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简化了对数据库的操作,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以及降低了网络传输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中实体渲染的开发系统,该系统包括模型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网站视图层;其中,模型层、网站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间通过多线程相连,数据访问层与业务逻辑层间通过多线程相连;
模型层,用于提供预设实体类数据库,预设实体类数据库包括写操作基类和读操作基类;
网站视图层,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数据,调用模型层中的写操作基类,并将用户数据和写操作基类发送至业务逻辑层;将读取的用户数据渲染到目标显示界面上;
数据访问层,用于提供对目标数据库的写操作和读操作,目标数据库为所述预设实体类数据库映射的数据库;
业务逻辑层,用于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写操作基类对应的写操作,并通过写操作将用户数据写入目标数据库;调用模型层中的读操作基类和数据访问层中的读操作基类对应的读操作,并通过读操作从目标数据库读取用户数据,并将从目标数据库读取的用户数据发送至网站视图层。
可见,通过预先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封装,调用封装后的数据库操作,得到了业务所需要的实体数据,从而简化了对数据库的操作,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其次,通过层与层间的多线程连接,降低了网络传输时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系统还包括:通用层;
通用层,用于为业务逻辑层提供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操作的预设通用操作,预设通用操作包括提醒操作和异常解决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