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及安全壳的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2040.3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宇;洪振旻;姜磊;张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流速控制 安全壳 安全壳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 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 自动控制喷淋系统 预先设置 最大流速 喷淋 传输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及安全壳的温度控制方法。上述的流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控制器内预先设置至少一氢气浓度的阈值C1;检测安全壳中的氢气浓度,并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与所述阈值C1进行比较,当所述氢气浓度值E小于所述阈值C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关闭,当所述氢气浓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C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以流速Q1或者以所述喷淋系统的最大流速进行喷淋。本发明所述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可自动控制喷淋系统流速,进而自动控制安全壳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及安全壳的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厂超基准事故工况和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的气体组成是以空气与水蒸气为主,含有氢气及其他气体的高温高湿混合性气体。氢气的来源:1、事故早期,锆-水反应高速率地产生氢气;2、事故中后期,水的辐照分解、堆芯融溶物和混凝土的反应,也会产生大量氢气。事故工况下,反应堆放出大量的热量,安全壳内的温度可高达180℃,同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和氢气的含量随着事故的进程不断变化,为了防止事故扩大,必须对安全壳进行降温。
传统的安全壳降温降压依赖能动的安全壳喷淋系统,通过电动泵将布置于安全壳内底部的换料水箱内的冷却水抽取至布置于安全壳顶部的安全壳喷淋系统,但不能根据环境中氢气的浓度而智能控制喷淋系统的流量,以控制安全壳温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喷淋系统流速,进而自动控制安全壳温度的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壳的温度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淋系统的冷却剂喷出流速,以对安全壳进行降温,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控制器内预先设置至少一氢气浓度阈值C1;
检测安全壳中的氢气浓度,并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与氢气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氢气浓度值E小于所述阈值C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关闭,当所述氢气浓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C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以流速Q1或者以所述喷淋系统的最大流速进行喷淋。
上述的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通过在控制器内设置氢气浓度阈值,将检测到的氢气浓度值与阈值做比较,通过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流速值,控制喷淋系统以该流速进行喷淋,进而自动控制安全壳降温。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控制器内预先设置氢气浓度的阈值C1与阈值C2;
检测安全壳中的氢气浓度,并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与所述阈值C1与阈值C2进行比较,当所述氢气浓度值E小于所述阈值C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关闭,当所述氢气浓度值在所述阈值C1与阈值C2之间或等于所述阈值C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以流速Q1进行喷淋,当所述氢气浓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C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系统以流速Q2或者以所述喷淋系统的最大流速进行喷淋,其中,C1<C2,Q1<Q2。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壳喷淋系统流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控制器内预先设置氢气浓度的阈值C1、阈值C2及阈值C3;
检测安全壳中的氢气浓度,并将所述氢气浓度值E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