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温式电饭锅内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1996.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强;徐先力;余斌霄;余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郑新军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温式 电饭锅 内胆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饭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均温式电饭锅内胆结构,包括内胆本体,内胆本体的开口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翻边,内胆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隔热胆,隔热胆的开口端与翻边的底部焊接连接,隔热胆的内壁与内胆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内腔,隔热胆的外侧设有外壳,外壳的开口端与翻边的底部焊接连接,外壳的内壁与隔热胆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外腔,隔热胆的底部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的边缘与外壳的内底面密封连接,外壳的内底面与内胆本体的外底面之间形成与环形内腔连通的介质腔,介质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本发明具有加热均匀、热利用率高、做饭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饭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温式电饭锅内胆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饭煲一般都采用底部加热盘技术,通过将锅内底部的加热盘加热后,加热盘的热量再传递到内胆的底部进行煮饭。由于加热盘仅位于电饭锅内胆底部,热量集中在内胆底部,内壁处受热较慢,煮饭效率较低,而且内胆中不同部位受热不均匀,煮饭时内部受热不均匀,最终做熟的米饭位于内胆不同层次的硬度、口感均会产生差异;而且热量从内胆底部传递到侧壁时,很多热量会通过外壁损失掉。
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500374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7月29号,公开了一种新型电饭锅内胆,包括内胆本体,内胆本体的上端开口处边缘设置成卷口结构,内胆本体的底部外侧与发热盘接触面均匀设置凹点和凹条。内胆通过凹点和凹条的设置仅仅增加了底部的受热均匀性,内胆的侧壁与底部之间仍然受热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饭锅内胆的底面与侧面之间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受热均匀、热量利用率高、缩短做饭时间的均温式电饭锅内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温式电饭锅内胆结构,包括内胆本体,内胆本体的开口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翻边,所述内胆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隔热胆,所述隔热胆的开口端与翻边的底部焊接连接,隔热胆的内壁与内胆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内腔,所述隔热胆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开口端与翻边的底部焊接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与隔热胆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外腔,所述隔热胆的底部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的边缘与外壳的内底面密封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与内胆本体的外底面之间形成与环形内腔连通的介质腔,所述的介质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使用时,外壳的底部与电饭锅内的加热盘接触,加热盘加热时,介质腔内的导热介质被加热,导热介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导热介质局部受热后能在极端的时间内通过介质中的分子运动,使得不同部位的导热介质处于均温状态,从而对内胆本体的底部、侧面进行均匀加热;隔热胆能减少导热介质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介质为水、酒精或导热油。水、酒精或导热油为常规导热介质,成本低,获取方便,而且腐蚀性小、无毒副作用,使用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介质腔内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与内胆本体的外底面接触支撑,支撑座的下端与外壳的内底面接触支撑,隔热胆上的避让孔的边缘处与支撑座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上腔体,支撑座的下端设有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下腔体之间通过若干连接通孔连通,所述上腔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上导流通孔,所述下腔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下导流孔。支撑座用于起到支撑作用,增加整体抗压性能以及抗热形变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内胆本体的外底面位于上腔体内的部位设有上导热翅片,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位于下腔体内的部位设有下导热翅片,所述内胆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竖直分布的侧导热翅片。上导热翅片、下导热翅片、侧导热翅片极大的增加的热交换表面积,提高介质的热交换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1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