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9314.3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裕太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12;H04B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传输 有线 通信 系统 接收器 训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训练方法,适用于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的训练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判断发射端是否与接收端已建立线路连接:若是,则转向步骤B;若否,则返回步骤A;步骤B,发射端进行反射信号消除器的训练,随后向接收端发射训练序列;步骤C,接收端根据训练序列训练接收均衡器,随后向发射端反馈训练序列;步骤D,发射端接收训练序列,并完成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的训练过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线路连接检测的方法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匹配检测电路,方法简单、利于实现且节省成本,并且接收端对线路连接检测没有任何感知,不会造成任何兼容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例如车载以太网802.3bw)在一对双绞线实现100Mbps全双工传输,接收端会同时接收到对端的发射信号和本地的反射信号。为了消除本地的反射信号对接收的影响,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通常会配备反射信号消除器,然后利用接收均衡器对信道失真进行补偿,从而使得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对端的发送信息。反射信号消除器和接收均衡器均需要适当的训练序列来使其正常工作,通常是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对其进行训练。802.3bw标准里将连接双方分为主动(Master)和从动(Slave)两种模式。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的训练方法,Master端为发射端,Slave端为接收端,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Master端先发射训练序列,训练Master端的反射信号消除器,同时向Slave端发送训练序列,本地的反射信号消除器训练完成后,等待Slave端反馈训练序列;步骤2,Slave端检测到Master端发送的训练序列,训练Slave端的接收均衡器,Slave端开始发射训练序列,训练Slave端的反射信号消除器,同时Slave端向Master端反馈训练序列;步骤3,Master端检测到Slave端反馈的训练序列,训练Master端的接收均衡器,,当Master端和Slave端的反射信号消除器和接收均衡器都训练完成后,整个训练过程结束。Master端发射训练序列,训练反射信号消除器的前提是双方线路已经连接并匹配好,如果Slave没有匹配好或者是开路的情况,此时Master训练反射信号消除器有可能失败,从而导致整个训练过程失败。
在现有技术中,线路连接检测需要借助额外的信号发射电路与控制电路,发射专用的线路匹配检测信号,这有可能造成兼容性问题,比如Slave端可能将线路匹配检测信号误判为训练序列而导致训练失败,另外,额外的信号发射电路与控制电路提高了实现的成本,所以现急需一种不会造成兼容性问题的线路连接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一种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训练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一种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训练方法,适用于所述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的训练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判断发射端是否与接收端已建立线路连接:
若是,则转向步骤B;
若否,则返回步骤A;
步骤B,所述发射端进行反射信号消除器的训练,随后向所述接收端发射训练序列;
步骤C,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训练序列训练接收均衡器,随后向所述发射端反馈所述训练序列;
步骤D,所述发射端接收所述训练序列,并完成所述双向传输有线通信系统接收器的训练过程。
优选的,预先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建立良好的线路连接时检测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信号能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设定一能量门限;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裕太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裕太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9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