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PLC脱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7903.8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气箱 脱硫装置 鼓风机 导气管 气囊 脱硫 水箱 废气 进气口 储存 避免污染 吸收液箱 远程控制 上表面 脱硫箱 上壁 伸入 竖直 下端 泄露 损伤 回收 贯穿 | ||
本发明为一种便携式PLC脱硫装置,包括集气箱,所述脱硫装置包括集气箱、气囊、鼓风机、脱硫箱、收集水箱以及吸收液箱,所述集气箱右端设有一进气口,所述集气箱内部设有两鼓风机,所述集气箱上方设有一气囊,所述气囊下端设有两导气管,两所述导气管均竖直贯穿集气箱上壁,两所述导气管伸入集气箱的一端分别于两鼓风机上表面固定连接,此脱硫装置使用时,通过PLC控制器对两鼓风机进行远程控制,便于废气的即时储存以及后续的脱硫,还避免废气的泄露对操作人员的损伤;此脱硫装置使用时,通过脱硫箱底端的收集水箱便于对脱硫后的液体进行收集储存,避免污染环境,还有利于后续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LC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PLC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SO2 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现有的脱硫装置多不便于携带,进而对脱硫装置的使用范围造成影响,不便于脱硫装置的推广使用,同时近身操作易有废气泄露,不便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PLC脱硫装置,以改进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解决不便于携带以及废气泄露的问题。
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体现:一种便携式PLC脱硫装置,包括集气箱,所述脱硫装置包括集气箱、气囊、鼓风机、脱硫箱、收集水箱以及吸收液箱,所述集气箱右端设有一进气口,所述集气箱内部设有两鼓风机,所述集气箱上方设有一气囊,所述气囊下端设有两导气管,两所述导气管均竖直贯穿集气箱上壁,两所述导气管伸入集气箱的一端分别于两鼓风机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端鼓风机通过导气管与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左端鼓风机通过导气管与集气箱左侧外壁上的连接器相连通,所述集气箱通过左侧外壁上设有的连接器与脱硫箱相连通,所述脱硫箱上设有一吸收液箱,所述吸收液箱包括箱体、添加漏斗、导管、垫脚,所述脱硫箱内部设有一喷头,所述吸收液箱通过下端设有的导管与喷头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左侧设有一添加漏斗,所述箱体下端两侧均设有垫脚,所述箱体下表面中心部位设有一导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一PLC控制器,两所述鼓风机具体通过两线路管与PLC控制器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气箱上表面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右侧限位块上设有一转轴,所述右侧限位块通过转轴与压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脱硫箱左侧设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脱硫箱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脱硫箱下端呈漏斗状,所述脱硫箱下端设有一收集水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PLC脱硫装置,包括集气箱、进气口、转轴、压杆、限位块、气囊、导气管、鼓风机、连接器、脱硫箱、喷头、收集水箱、排气管、吸收液箱、箱体、添加漏斗、导管、垫脚、PLC控制器。
1.此脱硫装置使用时,通过导气管将废气通入气囊中,使得减少了脱硫装置的大小,同时设有压杆以及转轴,便于对气囊进行压缩,便于脱硫装置的携带。
2.此脱硫装置使用时,通过PLC控制器对两鼓风机进行远程控制,便于废气的即时储存以及后续的脱硫,还避免废气的泄露对操作人员的损伤。
3.此脱硫装置使用时,通过脱硫箱底端的收集水箱便于对脱硫后的液体进行收集储存,避免污染环境,还有利于后续的回收。
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