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620.3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1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李欣;叶强蔚;毕增利;赵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20;F25B41/3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却介质管路,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管路通入蒸发器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控温器,设置在冷却介质管路上;制冷旁通支路,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压缩机的排气端,制冷旁通支路另一端连接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冷凝器的进口端;且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控温器中进行换热。通过本发明能采用热气旁通加热冷冻介质,降温冷却后的旁通制冷剂流入到节流元件之前,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无需安全性差的电加热,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空调行业内,热气旁通技术很多时候用于除霜或者调整蒸发温度;在数码涡旋压缩机上,热气旁通主要起到负荷卸载作用,以降低能力输出。绝大部分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制冷机组都不需要在停机时特意进行高低压的平衡处理,主要是机组本身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停机放置而达到高低压平衡,通常在几分钟即可达到高低压平衡状态,压缩机重新启动不会带压启动。
在一些精密控制需求温度的冷水机组或者油冷机组中,热气旁通直接把部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入节流后即蒸发器的进口端,与原来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混合,从而提高蒸发器入口的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影响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这种做法通常会造成制冷系统的波动,稳定时间过长,相应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也就是控制目标)也会出现波动影响,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原来的控制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种相互影响的波动,有些精密机组采用辅助电加热技术把被冷却液体的温度提升到目标温度范围,通过可控硅等设计对辅助电加热实施精密的加热能力输出,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实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但缺点是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电加热的安全性比较差、可控硅对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比较复杂。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存在被冷却介质的温度调节存在波动,不稳定,甚至引起制冷系统的波动,稳定时间过长,相应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也就是控制目标)也会出现波动影响,无法快速实现被冷却介质达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电加热的安全性比较差、可控硅对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比较复杂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存在无法同时实现被冷却介质快速稳定达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且不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
冷却介质管路,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通入所述蒸发器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中进行换热;
控温器,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
制冷旁通支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中进行换热。
优选地,
所述控温器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且位于沿被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所述蒸发器的下游段。
优选地,
在所述制冷旁通支路上还设置有旁通阀。
优选地,
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位于所述控温器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