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042.3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张哲豪;谭国陞;娄昕;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48 | 分类号: | G01R33/48;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被检测对象施加非层选反转脉冲;在第一心动周期中的设定心脏运动期相内,利用预设成像序列同时激发心脏的多层,采集心脏的多层混叠T1加权图像;在第二心动周期中的设定心脏运动期相内,利用预设翻转角激发的预设成像序列采集参考图像;第一心动周期与第二心动周期对应同一次屏气,且为相邻的心动周期,参考图像与多层中的一层相对应;利用参考图像对多层混叠T1加权图像进行层间解混叠和相位敏感的反转恢复重建,得到心脏各层的目标T1加权图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磁共振的数据采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磁共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心肌梗塞(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心梗发生后,针对心肌活性并未完全消失的心肌(称为可挽救心肌),可采用恢复心肌灌注的方式改善心功能,而对无心肌活性的梗死心肌进行心肌灌注则会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故需要评估心肌活性来分辨可挽救心肌和梗死心肌,从而评估再灌注后心肌功能恢复的概率。
目前磁共振成像(MRI)被认为是评估心肌活性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评估心肌活性,需要获得具有较好的图像对比度的T1加权图像。为此,通常采用相位敏感的反转恢复序列(Phase-Sensitive Inversion Recovery,PSIR)进行磁共振成像。利用该序列成像的原理大致为:在一次反转脉冲之后的相邻心动周期的同一个期相中,第一个心动周期获得T1加权图像,第二个心动周期获得低翻转角度质子密度图像(也称为参考图像),然后用相位敏感的反转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由此获得的MRI重建图像可以在反转期间保留磁化的极性,从而在更宽的反转恢复时间(TI)选择范围内获得一致且相对明显的对比度。但是,PSIR在单次屏气中只能获得一个高分辨率的切片,这无疑会增加临床应用中整个心脏成像的时耗。
同时,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同时多层激发成像技术(Simultaneous Multi-Slice,SMS)允许在同一时间激发几个片层,从而提高磁共振的数据采集效率。但是该成像技术所得到的采集数据是多层切片混叠的,其需要额外获取一幅参考图像来进行数据的解混叠。这样SMS技术便需要单独的一次屏气来获取该参考图像,同样会增加整个心脏成像时耗。
总之,利用现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整个心脏图像均需要较长的时耗,导致成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更加快速地获取心脏磁共振图像,提高了磁共振的数据采集效率,减少了心脏磁共振的成像时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包括:
对被检测对象施加非层选反转脉冲;
在第一心动周期中的设定心脏运动期相内,利用预设成像序列同时激发心脏的多层,并采集所述心脏的多层混叠T1加权图像;
在第二心动周期中的所述设定心脏运动期相内,利用预设翻转角激发的所述预设成像序列采集参考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心动周期与第二心动周期对应同一次屏气,且所述第一心动周期与所述第二心动周期为相邻的心动周期,所述参考图像与所述多层中的一层相对应;
利用所述参考图像对所述多层混叠T1加权图像进行层间解混叠和相位敏感的反转恢复重建,得到所述心脏各层的目标T1加权图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
心电图机,MR扫描器,以及与所述心电图机和所述MR扫描器通信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心电图机,用于生成被检测对象的心电门控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
依据所述心电门控信号触发所述MR扫描器对被检测对象施加非层选反转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