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6958.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阁;赵子龙;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生态 流转 历史记录 数字标识 参与方 成员组 无障碍 流通 打通 篡改 保证 智能 共享 运营 支撑 发行 记录 帮助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通过通证和积分的设计及相关激励措施打通联盟内所有成员,帮助联盟成员彼此共享各自资源,使不同成员的积分在整个生态内流转使用。其技术方案为:各个成员组建成分布式生态联盟,联盟运营者发行此联盟内流通的通证,通证的所有流转记录在区块链上;用户凭借数字标识(比如积分)享有各个成员的相应服务,联盟内各成员的积分在此联盟所有成员中可以无障碍流通。本发明通过将通证登记在区块链中,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来实现通证和积分的相关逻辑,以保证多个参与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保证历史记录难以篡改,从而支撑整个分布式生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尤其涉及组建分布式生态所需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行业已发行的通证很多都没有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其通证的价值容易受到恶意炒作的影响。目前很多商户的消费积分(例如银行积分、商场积分等)具有固定的价值,但由于不同商户的多种积分太分散、不通用而难以兑换到用户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导致积分难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中的通证技术,来提升多商户中的积分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通过通证和积分的设计及相关激励措施,打通联盟内所有成员,不仅可以帮助联盟成员彼此共享各自的资源,还可以使不同成员的积分在整个生态内流转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包括:
初始启动模块,被配置为当分布式生态联盟刚启动时先释放L个通证,由联盟相关方共同按比例持有,剩下的M-L个通证放入通证待释放池且处于待释放状态,根据设定规则由后续联盟内操作逐步释放,其中M是通证总数量,通证的状态包括待释放状态、流通状态和冻结状态;
资源共享模块,被配置为实现联盟内所有成员之间对积分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积分操作规则的设置,积分操作规则包括但不限于积分的实际价值、操作方式,操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积分的使用方式、转让方式;
基于通证的积分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通证生成积分并使通证成为积分价值的抵押品;
增量空投模块,被配置为当所有成员账户中冻结的通证总量大于当前通证总数量的一设定比例时,待释放状态通证和流通状态通证的数量都自动增加另一比例给对应的通证持有人,新增通证状态和原通证状态一致;
积分清算模块,被配置为定期对每个成员所持有的各类积分进行清算,收集每个成员所持有的其他成员的积分,再将所收集的积分发放给对应的成员。
根据本发明的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的一实施例,初始启动模块中的联盟相关方包括创始团队、服务组织在内的为联盟发展做出贡献的相关方。
根据本发明的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的一实施例,基于通证的积分生成模块被配置为:
基于某一成员要新生成的n个积分,先获得n个通证并在该成员账户冻结该n个通证用以生成该n个积分,该成员账户冻结该n个通证的同时从通证待释放池中自动释放出X*n个通证,并按照联盟启动时各联盟相关方对通证的初始持有比例释放给各联盟相关方,其中n大于等于1,X大于等于1;
在该成员账户冻结通证并生成积分后,只有当通证待释放池中已释放通证的总量小于当前所有成员账户中冻结通证总量的X倍时才会激活通证待释放池的自动释放,自动释放后使从通证待释放池中已释放出的通证的总量等于当前所有成员账户中冻结通证总量的X倍,直至通证待释放池中的数量释放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未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业服务模型的自动化建模方法
- 下一篇:跨界电子商务数据可视化建模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