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中心运维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6405.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崔光霁;王艳军;赵旦谱;台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455;G06F16/245;G06F16/24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屠志力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信息 运维 统一管理模块 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业务应用模块 设备设施 数据中心 处理结果信息 对外提供服务 中间件软件 技术体系 统一管理 业务覆盖 硬件设备 对设备 调取 聚合 存储 采集 汇聚 返回 支撑 分析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数据中心运维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统一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业务应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汇聚与存储,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含状态信息、运维信息与处理结果信息;统一管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信息与设备设施的统一管理,并通过WebService接口对外提供服务;其中所述设备设施包含硬件设备与中间件软件;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提取、聚合和分析;并返回处理结果;业务应用模块用于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呈现;调取统一管理模块提供的接口,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支撑对运维业务的管理。本发明提供了业务覆盖全面、技术体系完整的运维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维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数据中心的运维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Hadoop系统的产生与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宣称自己采用了大数据技术,国家陆续颁布了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仍然以传统数据库应用为主,而省市地方政府仍在使用流存储、存储矩阵、BI等传统数据应用方式,并宣称其采用了大数据技术。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普及速度缓慢,原因在于大数据技术虽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运维的成本与可见的效益成了主要矛盾。由于传统的网站和业务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较为成熟,极少出现运维问题,技术人员只需掌握较少的技能就可以胜任工作。而采用大数据技术之后,由于组件和生态并不成熟,加上技术栈急剧增加,导致能够承担运维工作的技术人员稀缺,使得这些部门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员运维已经部署的大数据系统。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监控系统,如公开号为CN106549829A的专利文献《大数据计算平台监控系统及方法》;公开号为CN103001806A的专利文献《用于IT系统的分布式运维监控系统》、公开号为CN106375119A的专利文献《运维监控系统及方法》等等,分析其中的技术细节可知,其对大数据运维体系和技术组成缺乏完整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当前工作对大数据中心整体运维业务的支撑力度不足。当前工作针对运维管理的部分内容,包含状态监控、图形化管理、任务提交等,并没有覆盖运维所需的所有工作内容;
第二方面:当前工作缺乏对大数据中心运维监控系统技术构成的全面描述。当前工作针对于某一方面描述技术体系,缺乏对大数据中心整体技术体系的构建;
第三方面:当前工作缺乏数据信息与运维业务的关联性描述。当前工作针对监控信息管理、运维工作管理,并没有对建立数据信息与运维业务的关联,进而描述数据信息对运维业务的支撑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数据中心运维监控系统及方法,从而针对现代大数据中心的设备设施和运维业务,提供业务覆盖全面、技术体系完整的运维监控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数据中心运维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统一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业务应用模块;
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汇聚与存储,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含状态信息、运维信息与处理结果信息;
所述的统一管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信息与设备设施的统一管理,并通过WebService接口对外提供服务;其中所述设备设施包含硬件设备与中间件软件;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提取、聚合和分析;并返回处理结果;
所述的业务应用模块,用于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呈现;调取统一管理模块提供的接口,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支撑对运维业务的管理。
进一步地,数据采集模块具体包括:
消息单元,用于实现状态信息的采集、汇聚、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