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4761.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月明;崔学森;刘轶伦;郭玉彬;隆少秋;黎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利用 变化 模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分区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和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对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热点分析处理,在分析处理之后进行空间分区,获取空间分区结果;
对所述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数据归类处理,在数据归类处理之后进行空间分辨率统一处理,获取空间分辨率统一的归类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根据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所述空间分区结果和空间分辨率统一的归类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获取模拟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所述空间分区结果和空间分辨率统一的归类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包括:
将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所述空间分区结果基于Logistics回归算法进行用地适宜性计算,获取总体土地适宜性;
根据所述空间分辨率统一的归类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二次方程的曲线拟合计算,获取未来的土地需求;
根据所述空间分辨率统一的归类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领域分析处理,获取领域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将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所述空间分区结果基于Markov链模型进行土地转换弹性计算,获取土地弹性转换计算结果;
将所述总体土地适宜性、未来的土地需求、领域分析结果和土地弹性转换计算结果输入所述分区CLUE-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基于Logistics回归算法进行用地适宜性计算,计算的公式如下:
其中,wi表示第i个分区的地理加权因子,fi(xi,1,xi,2,…,xi,m)表示第i个分区有m个驱动因子得到的回归方程,Pi,u表示第i个分区对u个土地类型的用地适宜性,其中i=1,2,3;m=1,2,3,4,5,6;u=1,2,3,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因子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子;
其中,所述自然资源条件因子包括植被指数因子、水体指数因子和农业适宜性指数因子;所述社会经济条件因子包括与县城中心距离因子、与高速公路距离因子和与省道距离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热点分析处理,包括:
基于Getis-Ord Gi*统计算法对所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热点分析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空间分区,获取空间分区结果,包括:
采用叠加分析对热点分析处理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聚集处理,获取聚集趋势;
根据所述聚集趋势进行空间分区,获取空间分区结果;
所述空间分区结果包括沿海经济带、环形台地带和中部山地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数据归类处理,包括:
对所述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按照城镇、植被、水体、旅游、农田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数据归类处理,获取城镇用地数据、植被用地数据、水体用地数据、旅游用地数据和农田用地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47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