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SS的人流量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1006.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勇;刘灿;金磊;谷长春;王环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84/18;H04B17/318;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ss 人流量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SS的人流量监测方法,所述方法为,(1)、搭建实验环境:采用一种无线射频层析成像网络节点作为网络的通信基础;利用网络节点构建完整的无线传感网络通信系统;(2)、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处理方法为“发射‑接收‑存储”;根据实验接收的信号强度利用衰减和算法建立对比指纹库;(3)、实时人员统计方法:实时接收数据通过衰减和算法计算出衰减和并对比建立指纹库,统计通过人数。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实现上方便可行、且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SS的人流量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流量监测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很多公共场合及时了解人流量信息能 保证公共场合的正常秩序,根据人员密度,使用者可以了解场所的人数以及变化趋势,对于 潜在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处理,同时,实时掌握人流量情况也能给使用者提供最大的利益。目 前人流量监测主要有两种方法: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接触式主要包括入口机械栏杆装置和踏 板压力传感器。非接触式主要包括红外检测技术与视频监测技术。入口机械栏杆装置计数方 便且计数精确,但此方法设备复杂,所需成本较高,而且对人们的出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客户印象;踏板压力传感器主要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完成的,此方法结构 简单且方便快速,但对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仅需要大量的压力传感器而且需要所有人进出 时必须经过布有压力传感器的区域,且对多人同时进出此方法用明显的局限性。红外检测技 术对单人检测准确率非常高,但当有多人或者是有障碍物通过时,红外线技术精确度就会大 大降低;视频统计技术根据摄像头获取图像,然后配合计算机进行人体目标识别。该方法直 观简单且准确率比较高,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会得到大量的图像数据,这样就会使得数据 处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在实际环境中,各种光效也对图像处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 于该方法对图像采集和处理设备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RSS的人流量监测方法,结构简单、在实现上 方便可行、且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RSS的人流量监测方法,所述方 法为,
(1)、搭建实验环境:采用一种无线射频层析成像网络节点作为网络的通信基础;利用 网络节点构建完整的无线传感网络通信系统;
(2)、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处理方法为“发射-接收-存储”; 根据实验接收的信号强度利用衰减和算法建立对比指纹库;
(3)、实时人员统计方法:实时接收数据通过衰减和算法计算出衰减和并对比建立指纹 库,统计通过人数。
优选的,所述无线网络系统主要由门框、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以及PC机组成。
优选的,所述“发射-接收-存储”方式为:
(1)、接通电源,传感器节点以轮询的方式周期性的将各节点所组成链路的射频信号强 度发射出来;
(2)、传感器节点发送的周期射频信号被连接在PC机上的汇聚节点接收并通过串口助 手传输到PC机保存为txt文本。
优选的,所述衰减和算法为:
(1)、数据预处理:对每个数据文本删除前后不完整的周期,使得到的数据为若干个完 整的周期,将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并减去偏移量得到真实RSS值;
(2)、提取特征值:提取出有人与无人情况下每个数据样本的每个完整周期的每条有效 链路平均射频信号强度值,并将其转换成m×1的特征向量,将有人与无人情况下的有效链路 的射频信号强度特征向量做差,得到特征信号强度的衰减特征向量;
(3)、求出衰减和建立模型:将处理所得的衰减特征向量绝对值相加得到衰减和值,将 所得衰减和两两相加求平均得到分类中心点,则得到判断区间,建立分类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1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