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0918.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治;黄凌霞;牛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9/05 | 分类号: | A61C19/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黄欢娣;邱启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止 状态 记录 咬合 关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技术方法,对含有不稳定因素的牙颌,采用二次就位法,采用二次就位的方法和蜡与轻体结合记录法取得咬合关系记录,将初次取得模型的不稳定区域去除后,根据标记点,再次放置口内,作正中咬合,在正中关系位的静止状态下,将轻体连贯注入不稳定区对应的基托上,取得完整且稳定的咬合关系记录。本方法发明方法针对不稳定咬合的患者,能够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导致咬合误差,阻止松动牙的偏移、无牙区的咬合应力集中,从而可以便捷、准确地反映出生理状态下的咬合记录关系,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原因导致咬合关系不稳定或合关系较差者,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同时降低临床操作敏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咬合关系记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止状态下咬合关系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修复治疗时需要明确的一个原则是,在正确的颌位关系下,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颌位是指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关系,而咬合是在一定颌位上、下牙的接触关系。按照合学的原则,修复体不仅仅是恢复缺失牙的形态,而要使咬合和颌位二者协调一致,以使合、颞下颌关节、神经、咀嚼肌所构成的口颌系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因此,建立生理性合关系并正确记录是成功修复的前提。
颌位关系记录(recording maxillomandibular relations)指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病人的正中合关系。当自然牙列存在时,上下牙列紧密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合、覆盖,后牙合面间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位最广泛接触位(正中颌位)。当自然牙列缺失后,随之丧失了正中颌位,下颌没有牙列的支持和牙尖的锁结,下颌会向各种位置移动,常见下颌前伸合面部下三分之一距离变短。对无牙合患者来说,上下颌关系的唯一稳定参考位是正中关系位。因此恢复生理性颌位和咬合关系要确定并正确记录在适宜面下三分之一高度情况下的关节生理后位,即正中关系位。
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本身难度较大,如无牙颌的颌弓变化与对合牙弓不协调,对义齿的咬合设计带来困难。又由于无牙颌对合牙弓可能存在松动牙、缺牙区等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全口义齿记录正确且稳定的咬合关系,又使其加大了修复难度。因此,单颌全口义齿修复的咬合关系记录既要正确反映对合牙列情况,又要正确记录全口义齿的颌位关系和咬合关系。
口腔临床操作中,在患者口内获取单颌全口义齿咬合关系时,用常规的咬蜡法能取得大多数咬合情况。但对于无牙颌的对合含有二度及以上松动牙(患者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不能拔除),在咬蜡时,由于松动牙在受到蜡的力而出现移位,造成咬合不稳定;对于前牙区或后牙区缺牙的患者(尤其后牙区缺失),患者易将注意力集中于缺牙区,使咬合偏向一侧,造成咬合误差。连续反复的失败咬蜡记录,也会给病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过去,医师使用红蜡或硅橡胶咬合记录蜡,来进行一次取模,即记录动态咬合记录。但由于患者口内存在不稳定因素,在医师的指导下很难咬至理想的颌位关系,易受这些干扰,因此很难取得满意的咬合记录,并未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在咬合动态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出患者口内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的咬合情况,如咬合偏移、颌位关系偏差(未咬至正中关系位)等问题。其次,医师自己也很难咬合至正确的颌位关系,对患者而言更难。在浙江的某学习班中,部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在体验动态咬合记录蜡过程中,反复出现咬合偏差而不能正确记录咬合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因咬合关系不稳定而难以获取准确的咬合关系而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法,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0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