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PS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及相关关系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9861.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叶献方;周李龙;施涌;颜伟拓;吴晓秋;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嘉裕德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60 | 分类号: | H02P29/6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系模型 发热量 过热保护 处理器 铜电阻 读取 判断结果 实时监测 瞬时电流 制造成本 电系统 过热 电机 测量 记录 | ||
1.一种EPS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EPS系统启动后每隔人为设定的第一期间,读取EPS处理器的温度;并通过实时监测和记录EPS电机的瞬时电流,每隔人为设定的第二期间计算EPS电机铜电阻发热量,判断电机铜电阻发热量是否达到设定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降低EPS电机的电压或电流;
所述电机铜电阻发热量通过计算,R为EPS电机的铜电阻等效值,t1为计算电机铜电阻发热量的第一时点,△t为人为设定的第三期间;
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EPS电机最大允许发热量与控制系数相乘后得到的值,所述控制系数人为设定;
所述EPS电机最大允许发热量根据估测的环境温度通过第二关系模型获得;
所述估测的环境温度根据EPS处理器温度通过第一关系模型获得;
所述EPS处理器温度通过读取EPS处理器内置温度测量模块获得;
所述第二关系模型为环境温度与当前型号的EPS系统中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的关系模型;
所述第一关系模型为当前型号的EPS系统中的EPS处理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模型。
2.一种建立环境温度与当前型号的EPS系统中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的关系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EPS电机的标称工作温度区间内,每隔人为设定的环境温度间隔,执行以下子步骤以获得该人为设定的环境温度下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
S101、模拟EPS工作环境并控制EPS电机处于上述人为设定的环境温度下,启动EPS电机并使其以最大功率运行;
S102、实时测量EPS电机的瞬时电流及EPS电机的表面温度,记录EPS电机的表面温度达到人为设定的温度上限时的第三时点tM,并每隔一定的温度区间设定多个温度点T1,记录EPS电机的表面温度达到每个温度点T1的第二时点t2;
S103、按计算得到该环境温度下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其中R为EPS电机的铜电阻等效值,△t为人为设定的第三期间;
S200、通过上述步骤获得每个人为设定的环境温度下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后,以此为依据建立环境温度与最大允许发热量的的关系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立环境温度与当前型号的EPS系统中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的关系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步骤S104:如EPS电机以最大功率运行时,表面温度始终无法达到人为设定的温度上限,则增加EPS电机的力矩变化率和/或提升模拟负载大小,使EPS电机的表面温度达到人为设定的温度上限;
如采用上述手段后EPS电机的表面温度达到人为设定的温度上限,则仍按计算该环境温度下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立环境温度与当前型号的EPS系统中的EPS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热量的关系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S105:如经过步骤104后EPS电机的表面温度始终无法达到人为设定的温度上限,则根据步骤S102中记录的第二时点t2,按计算EPS电机表面温度在达到每个温度点T1时的电机铜电阻发热量,并根据温度与电机铜电阻发热量的关系推测得到在该环境温度下EPS电机的表面温度达到人为设定的温度上限时的最大允许发热量。
5.一种建立当前型号的EPS系统中的EPS处理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模拟EPS工作环境并控制环境温度在EPS处理器的标称工作温度区间内,每隔人为设定的温度,通过读取EPS处理器内置的温度测量模块获得每个人为设定的环境温度下的EPS处理器温度;
S200、建立环境温度与EPS处理器温度的关系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嘉裕德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嘉裕德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8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驱动器共模噪声抑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感应人体振动的电机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