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8366.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食品保鲜控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多种待存储食品的食品种类;根据所述食品种类获取用于表征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储藏条件的多个特征信息,其中,每个食品种类对应一个所述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多个特征信息获取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的储藏温度;将所述冰箱内部的保鲜温度调整至所述储藏温度。本发明提供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自动调节冰箱内的储藏温度,精准的提供食品储藏的温度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食品保鲜控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今冰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电器,人们习惯将买回来的蔬菜、瓜果、肉类等,甚至未吃完的饭菜储藏在冰箱中,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冰箱的结构包括用于盛放食品的箱体、以及闭合箱体的盖板,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等。现有技术中冰箱的储藏温度需要使用者主动的调节,否则冰箱的储藏温度通常设置一次后,不会有所调整。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冰箱内的储藏温度不会自动调节;使用者不能全面的了解和记忆每种食物的最佳储藏温度区间,更无法知道自己冰箱内存放的所有食品的最佳储藏温度值,使得冰箱所谓的温度控制鲜有人去使用,从而导致冰箱无法精准的提供食品储藏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自动调节冰箱内的储藏温度,精准的提供食品储藏温度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多种待存储食品的食品种类;根据所述食品种类获取用于表征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储藏条件的多个特征信息,其中,每个食品种类对应一个所述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多个特征信息获取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的储藏温度;将所述冰箱内部的保鲜温度调整至所述储藏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获取多种待存储食品的食品种类,以得知即将存储在冰箱内的食品的种类,然后根据所述食品种类获取用于表征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储藏条件的多个特征信息,由于每个食品种类对应一个所述特征信息,即每种食品都有一个独有的特征信息,且该特征信息能够表征待存储食品的储藏条件,因此根据所述多个特征信息能够获取即将储存在冰箱内的各食品所对应的独有的储藏条件,再通过这些储藏条件获取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的储藏温度,该储藏温度即为基于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的最佳温度,最后将所述冰箱内部的保鲜温度调整至所述储藏温度,使得冰箱内的食品能够存储在共有且适宜的保鲜温度下,从而达到了自动调节冰箱内的储藏温度,精准的提供食品储藏的温度控制的目的,避免了“使用者不能全面的了解和记忆每种食物的最佳储藏温度区间,更无法知道基于自己冰箱存放的所有食品的最佳温度值,使得冰箱所谓的温度控制鲜有人去使用,从而导致冰箱无法精准的提供食品储藏的温度控制”的情况的发生。
另外,所述特征信息为预设保鲜温度值;所述根据所述食品种类获取用于表征所述待存储食品保鲜性质的多个特征信息,具体包括:预设食品保鲜温度数据库,其中,所述食品保鲜温度数据库中存储有与各食品种类对应的预设保鲜温度值;将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的食品种类与所述食品保鲜温度数据库匹配,获取分别与所述多种待存储食品的食品种类对应的多个预设保鲜温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