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静电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7210.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惠新;朱星茼;付双成;华炜杰;吴敏浩;蒋敏杰;凌继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流‑静电除雾器,由筒体(2)、隔板(8)、隔板固定环(21)、若干个旋流管(3)、负电极(5)、负极连接板(9)、负极连接板固定环(16)、负极固定件(25)和进气管挡板(4)组成。每个旋流管的中心有放电极。放电极为金属丝,接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旋流管外壁接高压直流电源阳极。进气中的雾滴进入旋流管后,在离心力与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向旋流管壁移动并从排液管流出,气体则向中间迁移,并沿着轴线向上旋动从排气管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将大大提高除雾效果和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旋流场与静电场耦合的除雾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多地雾霾现象的频发,燃煤电厂烟气的排放质量要求愈发严格。除雾器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应用中对除去烟气中夹带的液滴,保证脱硫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减小烟气组分对下游单元的腐蚀、失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除雾器主要可分为挡板式(折板式)、沉降式、丝网式、离心式、电荷式等。常见的除雾器为折板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存在着操作弹性小,分离效率具有极值点,对于惯性力较小的颗粒分离效率低等缺点。因此,具有高效除雾效果的除雾器被广泛关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液滴、粉尘和烟气的分离,一方面有助于增大设备的操作弹性,以适应较大的处理量范围;另一方面,增强对极小颗粒的分离效果,进一步提升分离效率。
专利CN 104307634 A,一种旋流-静电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烟气经过旋流-静电除尘除雾单元底部的旋流板起旋进入除尘除雾单元内,在旋流作用下烟气中的污染物定向往集尘板上迁移,通过电极电晕产生的离子将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和酸雾荷电,然后在电场作用下向集尘板迁移。但其除雾单元为六边形筒体,从下往上旋流很快衰减,且放电极尖端与集尘板之间的距离为150-300mm,旋流分离的作用很弱。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静电除雾设备,每个圆形旋流管的中心有放电极。旋流管垂直安装,并固定在隔板上。组成简单、投资低、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且连续。且模拟研究表明,此设备相较于单纯的静电除雾和旋流除雾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流-静电除雾设备。旋流-静电除雾器由筒体、隔板、隔板固定环、若干个旋流管、负电极、负极连接板、负极连接板固定环、负极固定件和进气管挡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旋流管的中心有电极,产生负电晕。旋流管垂直安装,并固定在隔板上。负极为金属丝,位于旋流腔中心。正电极为旋流管外壁。进气管位于筒体侧面、隔板下方。排气管位于筒体顶部,排液管位于筒体底部。夹带液滴的气体从筒体侧面的进气管进入筒体内部旋流管中,在电场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将气体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气体从上方排气管排出,液体从筒体底部排液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旋流场与静电场进行耦合,相较于单纯的旋流除雾将大大提高除雾效果更显著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实现连续、较高精度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为:
带有液滴的气体从筒体侧面隔板下方的进气管进入通体内旋流管。因为负电晕起晕电压低,击穿电压高,因而在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形成稳定的电晕层,并且负离子的运动速度比正离子的大,所以将电极与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连接,产生负电晕,旋流管外壁与高压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在电场力作用下,气体中的液滴带上负电并向旋流管壁面向下移动,液体从旋流管底流口排出。切向进入的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小的气体则向中间迁移,并沿着轴线向上旋动,从旋流管溢流口排出。密度大的液滴发生离心沉降,迁移到四周,从而沿着壁面向下旋动,旋流管底流口流出,最后从底流管排出。所以在离心力与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液体从筒体底部排液管排出,除去液滴的气体从筒体顶部排气管排出。这样就完成了气液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器的旋流子入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面膜机的射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面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