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玻璃导光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6095.5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张宽;周富强;汪剑飞;向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何新华 |
地址: | 52398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导光板 扩散层 半球体 扩散 两层 折射 背面涂覆 平面结构 折射率率 阵列分布 出光面 出射光 传统的 扩散片 网点层 折射率 涂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玻璃导光板,包括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的背面涂覆有网点层,所述玻璃导光板的正面涂覆有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扩散层由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半球体构成,所述第一扩散层的折射率率为1.1~1.2,所述半球体的折射为1.25~1.4。本发明提供的玻璃导光板,在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增加了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扩散层,出射光经过两层扩散层的折射,达到了光的扩散效果,取代了传统的较厚的扩散片,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玻璃导光板。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可分为侧入式、直下式、中空式光源结构,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需要较多的LED光源,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被逐渐淘汰;目前,最为常见的结构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由LED点光源发射到导光板的导光点,导光点将入射光发散,从而将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玻璃导光板为背光模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玻璃导光板的背面印刷油墨而做出网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
为了提高显示器的发光质量,一般都在玻璃导光板的上侧增加一个扩散片,然而传统的扩散片厚度大,不利于制作轻薄化的显示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玻璃导光板,在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增加了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扩散层,出射光经过两层扩散层的折射,达到了光的扩散效果,取代了传统的较厚的扩散片,值得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玻璃导光板,包括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的背面涂覆有网点层,所述玻璃导光板的正面涂覆有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扩散层由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半球体构成,所述第一扩散层的折射率率为1.1~1.2,所述半球体的折射为1.25~1.4。
具体的,所述第一扩散层与第二扩散层的厚度比为1:1。
具体的,所述网点层由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导光油墨构成,所述导光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氨酯丙烯酸酯30~40份,聚酯丙烯酸酯25~35份,丙烯酸甲酯20~30份,液体石蜡1~2份,光引发剂0.5~1.5份。
具体的,所述光引发剂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中的一种。
具体的,所述第一扩散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氨酯丙烯酸酯30~40份,聚酯丙烯酸酯25~35份,丙烯酸甲酯20~30份,液体石蜡1~2份,氧化钛0.5~1.5份。
具体的,所述半球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氨酯丙烯酸酯30~40份,聚酯丙烯酸酯25~35份,丙烯酸甲酯20~30份,液体石蜡1~2份,氧化钛0.8~2.2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玻璃导光板,在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增加了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扩散层,出射光经过两层扩散层的折射,达到了光的扩散效果,取代了传统的较厚的扩散片,值得推广,并且第一扩散层为平面结构,第二扩散层由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半球体构成,这样的结构使得经过两次折射的光各项发散,从而应用于显示屏后,显示屏各位置的光强均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