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介孔生物玻璃的小肠粘膜下层创面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2942.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3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熊蠡茗;石磊;王文天;胡益强;张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B33Y8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生物 玻璃 小肠 粘膜 下层 创面 敷料 | ||
1.一种负载介孔生物玻璃的小肠粘膜下层创面敷料在制备颅骨骨外露创面修复材料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敷料包括六层敷料或八层敷料,采用“三明治”结构,上下两层为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和铜介孔生物玻璃抗菌层,中间四层或六层为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和锌介孔生物玻璃功能层,每层敷料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介孔生物玻璃的原始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盐酸1.5~2.5份、正硅酸乙酯8~12份、四水硝酸钙1.5~2.5份、氯化铜0.5~3份、磷酸三乙酯1.0~2.0份、P123 7~9份,余量为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锌介孔生物玻璃的原始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硝酸1.5~2.5份、正硅酸乙酯8~12份、四水硝酸钙1.5~2.5份、六水硝酸锌0.5~3份、磷酸三乙酯1.0~2.0份、P123 7~9份,余量为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2)制备铜、锌介孔生物玻璃:将所述原始材料按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将静置后得到的干凝胶破碎成颗粒,将所述颗粒在高温环境下加工去除结合水及有机物等残留,得到所述铜、锌介孔生物玻璃;(3)复合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和铜/锌介孔生物玻璃;(4)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创面敷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制备方法为:将小肠粘膜下层依次通过脱脂、酶解、去垢、冻干、碾磨,得到小肠粘膜下层粉末;将小肠粘膜下层粉末溶解在0.01M盐酸中,加入0.1~0.5份的胃蛋白酶,搅拌;待溶解后,通过0.1M NaOH中和溶液pH,低温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生物3D打印技术的条件为:材料温度0~20℃,打印平台温度为-60~-20℃,打印层高200~4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后处理工艺,步骤为:(a)将打印后的创面敷料置于-18~-22℃环境中2~3h,干燥;(b)将干燥后的敷料浸泡在碳二亚胺酒精溶液中0.5h~3h;(c)待固化后,洗净,再次干燥,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需用环氧乙烷灭菌后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9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