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壳对接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9577.8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军;邵支农;谈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53/8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丁骞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壳对接成型工艺,它包括(1)采用Dynaform成形分析软件,对半壳小口对接成型结构的成形过程进行充分的数值模拟;(2)整平、送料、拉深、修边、冲孔、出零件、出废料、检测叠料。本发明采用多工位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材料定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壳对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左右非对称的异形结构零部件的对接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半壳为一种左右非对称的异形结构零部件,左右半壳经焊接后成端锥状作为汽车发动机用排气系统用连接件,安装时大口端与净化器载体连接,小口端与进/出气歧管连接,因受限于空间结构,半壳设计大都为异形不规则结构,工件定位困难,成形后回弹大,小口对接处结构设计尤为复杂,给生产制作工艺带来难题。以往生产采用单工位多机连线、单件半壳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定额高,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多工位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材料定额的对接成型工艺。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半壳对接成型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Dynaform成形分析软件,对半壳小口对接成型结构的成形过程进行充分的数值模拟,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和中间工序件形状及尺寸,保证产品变薄率≤20%,无起皱及开裂现象,料片定额减少10%以上,左右半壳配合间隙≤0.5mm,大小管口直径控制在±0.2mm以内;
(2)整平、送料、拉深、修边、冲孔、出零件、出废料、检测叠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采用半壳成型模拟分析,解决半壳变薄率、起皱、开裂、配合间隙等成型问题,采用多工位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材料定额,本工艺每分钟生产半壳零件(左右件)15套以上,比现生产工艺效率提高10倍以上,达到减少用工目的,产品合格率99.8%以上,与现生产合格率比提高两个百分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半壳对接成型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Dynaform成形分析软件,对半壳小口对接成型结构的成形过程进行充分的数值模拟,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和中间工序件形状及尺寸,保证产品变薄率≤20%,无起皱及开裂现象,料片定额减少10%以上,左右半壳配合间隙≤0.5mm,大小管口直径控制在±0.2mm以内;
(2)整平、送料、拉深、修边、冲孔、出零件、出废料、检测叠料。
本发明采用半壳成型模拟分析,解决半壳变薄率、起皱、开裂、配合间隙等成型问题,采用多工位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材料定额,本工艺每分钟生产半壳零件(左右件)15套以上,比现生产工艺效率提高10倍以上,达到减少用工目的,产品合格率99.8%以上,与现生产合格率比提高两个百分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