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抑制缝隙散射涂层的缩比目标构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7672.4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勇刚;袁黎明;梁子长;高伟;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徐雯琼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缝隙 散射 涂层 目标 构造 方法 | ||
1.一种含抑制缝隙散射涂层的缩比目标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在考虑缩比材料反射特性的基础上,对目标弱散射源与材料之间的结构效应进行仿真分析,然后通过采取调整缝隙宽度优化出缩比目标模型;所述构造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S1、原型隐身材料数据和含缝模型参数的输入;
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含:
所述原型隐身材料数据包括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厚度d;
所述电磁参数包括复数介电常数ε、复数磁导率μ、原型测试频率f和缩比系数s;
所述含缝模型参数包括含缝模型的几何尺寸;
在所述含缝模型的除缝隙处外的上表面涂覆隐身材料,所述含缝模型的几何尺寸包括:含缝模型设有的金属平板的长度a、宽度b和厚度t,金属平板的下表面边缘倒角斜率,以及含缝模型的缝隙的长度l和宽度w和厚度p;
步骤S2、对原型隐身材料斜反射率进行计算;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含:根据所述原型隐身材料的电磁参数,以及原型隐身材料的厚度d,斜反射率利用单层材料的传输矩阵方程进行计算求解,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0=377Ω;
步骤S3、构造缩比材料;
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含:根据预先建立的吸波材料电磁参数库,采用遗传算法对缩比材料的添加比和厚度进行优化;
设定目标函数为反射率偏差求和值,对入射角从0~90°范围内每隔1°的水平极化斜反射率差值进行求和,电磁参数采用Hermite插值理论对任意添加比下的材料电磁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最终的添加比例和厚度,选取厚度最小项为最终的优化结果;
步骤S4、设定缝隙宽度;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含:
对于含缝隙与隐身涂层的缩比模型,对除缝隙宽度外的缩比模型的金属介质部分按照缩比系数进行缩小;
缩比模型的隐身涂层的面积尺寸根据缩比系数进行缩小,缩比模型的隐身涂层的厚度为优化的厚度,对缝隙宽度的调节量按照0mm、±0.5mm、±0.75mm、±1mm序列进行调节;
步骤S5、RCS仿真对比;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含:
选取沿水平方向入射的电磁波,电磁波始终垂直于所述金属平板的对角线,用于削弱金属边缘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定义:电磁波入射方向垂直于金属平板平面时为0°入射角,入射角范围为45°~90°;
入射电磁波电场方向包括HH极化和VV极化;
步骤S6、输出缩比目标模型;
所述步骤S6进一步包含:对缩比前和后的电磁波入射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所述仿真分析包括单站RCS仿真或双站RCS仿真,对缩比模型的RCS进行20lg(s)加权补偿,对各样件的RCS均值进行计算,缝隙补偿量采用Hermite插值法来计算,拟合出RCS和全尺寸模型RCS均值最为接近的缝隙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76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