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6750.9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成翔;陈春华;雷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金翼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3;B01D53/96;B01D53/8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21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道 尾气 脱硫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及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烟道尾气通入含有脱硫剂和石灰乳的第一脱硫罐中,搅拌脱硫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滤浆为含有脱硫剂和亚硫酸盐的混合液,将滤浆转入储液槽中待用,滤饼为硫酸钙。脱硫剂的再生循环利用,使脱硫剂与亚硫酸盐在塔内不断循环,有效的降低了硫酸钙在搅拌灌和管道中沉淀结垢防止了堵塞,脱硫塔内过滤出来的烟道尾气中有富余的氧气,使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硫酸钠与石灰反应,不利于反应的推进,采用有机酚类物质中和溶液中部分碱,同时使气体和溶液再次脱硫,推进了反应的发生并能维持持续平衡,有效的提高了反应效率和生产效率,使烟道尾气脱硫彻底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提高了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脱硫是最有效和应用最广的控制大气中SO2排放、降低酸雨危害的脱硫技术。烟气脱硫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三种。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石灰石-石灰法、铵法和双碱法等。石灰石-石灰法因其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运行安全可靠、脱硫效率较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应用最多。但该方法也存在较多问题,较为突出的如所需原料量大、能耗高、脱硫副产物石膏的附加值低但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令石灰石-石膏法备受诟病。
专利号CN106731628A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石灰石-石灰烟气脱硫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缓解使用石灰石-石灰法企业的尾气净化成本问题,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还能充分利用磷化工行业的固体废弃物,使其得以循环利用。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采用双碱法脱硫的过程中石灰乳和亚硫酸钙结垢对容易脱硫塔和管道造成堵塞;二是在脱硫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影响造成脱硫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搅拌罐与管道堵塞并可以彻底脱硫的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及其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脱硫罐、第二脱硫罐、还原反应罐、过滤器、浆泵机、储液槽和风机,所述第一脱硫罐下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料口,上部设有出气口和进料口,所述烟道尾气经输送气管从进气口进入第一脱硫罐,所述出气口通过输送气管与还原反应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输送气管上设有风机;所述出料口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第二脱硫罐连接;
所述第二脱硫罐中的溶液经过滤后的滤液通过浆泵机泵入还原反应罐,所述第一脱硫罐的烟道尾气处理后输送至还原反应罐进行第二次脱硫,脱硫后的溶液转入储液槽中,待泵入第一脱硫罐中循环利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脱硫罐与还原反应罐的顶部和侧面分别都设有观察孔和酸碱温度表。
进一步,所述第一脱硫罐与还原反应罐内均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的转速为200—1500转/分。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为电阻加热器或电磁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输送气管上设有风流量计。
进一步,所述风机的转速为300—3000转/分。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与过滤器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过滤器与第二脱硫罐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道上均设有浆泵机。
进一步,所述浆泵机为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或旋涡泵。
进一步,所述第二脱硫罐的上部为搅拌反应室,其下部为过滤装置。
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及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道尾气通入含有脱硫剂和石灰乳的第一脱硫罐中,搅拌脱硫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滤浆为含有脱硫剂和亚硫酸盐的混合液,将滤浆转入储液槽中待用,滤饼为硫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金翼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金翼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6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