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5765.3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兆彬;聂逢君;夏菲;张成勇;封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1 | 分类号: | G01N21/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强度测量 天然热 土壤 取样 加热 过滤 测量 野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易于操作、可提高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准确性的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野外取样;(2)水洗并过滤;(3)干燥;(4)加热;(5)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天然热释光方法是指采集地表一定深度的土壤或砂样品,用高灵敏度的热释光测量装置测量样品中天然矿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内长期接受放射性核素尤其是氡及其子体的辐射而产生的热释光强度进行找矿的一种方法,它属于累积测氡方法的范畴,其累积测氡的时间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几千年,所以方法的灵敏度和异常的重现性远比一般累积测氡及其子体方法好。
土壤和砂中含有大量的SiO2和CaCO3等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结晶矿物,这些结晶矿物都是天然的热释光探测器。由于矿物晶体中存在大量的电子-空穴,在射线作用下产生电离和激发,使晶体价带中的电子获得能量升到导带,在价带中留下空穴,电子和空穴被晶体中的缺陷所俘获(见图1),在没有外来能量激发的情况下,这些电子和空穴可长期留在晶体的缺陷中,随时间的积累,矿物晶体缺陷中的电子、空穴也不断的积累;由于矿物晶体累积记录天然辐射的时间很长,热释光测量的异常重复性很好,能够反映较弱的异常信息,对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将矿物晶体缺陷中的电子、空穴释放出来,测量加热状态下样品的热释光强度就可以研究空间辐射场的分布,从而可进行找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可提高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准确性的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公开一种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野外取样;
(2)水洗并过滤;
(3)干燥;
(4)加热;
(5)测量。
步骤(1)中,取自B层土壤样。
步骤(1)中,取样深度为50cm-100cm;取样点不低于5个,相邻两个取样点之间的距离为50米-100米。
步骤(1)中,各取样点取细粒砂80克-100克。
步骤(2)中,使用蒸馏水水洗,具体为:将土壤样置于蒸馏水中搅拌,使用滤网过滤收集细粒砂。
步骤(2)重复2-5次。
步骤(3)中,使用吸水纸对细粒砂表面水份吸收。
步骤(4)中,加热至80℃-130℃。
步骤(5)中,使用热释光测量仪器测量土壤样中的细粒砂热释光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方法易于操作,实施中能够确保热释光测量仪器测量工作的稳定运行,提高热释光测量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热释光机理示意图;
图2为天然热释光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特征示意图;
图3为地热释光测量取样密度试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测量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5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