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轮胎上的电子部件的固定构造、以及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2670.6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榊原一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陈东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轮胎 电子 部件 固定 构造 以及 充气 | ||
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轮胎(1)上的电子部件(2)的固定构造具有:片材(3),其用于对配置于该片材(3)与轮胎内表面(13a)之间的电子部件(2)进行固定;以及缓冲件(4),其配置于电子部件(2)的周围、且粘接于片材(3)以及轮胎内表面(13a)。缓冲件(4)未配置于电子部件(2)的轮胎内表面(13a)侧,并空出比电子部件(2)小的间隙(Gp)地将电子部件(2)包围、或者未空出间隙地将电子部件(2)包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当地将电子部件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的安装轮胎上的电子部件的固定构造、以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将具有各种功能的物体安装于充气轮胎的内表面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例如,日本特许公开2012-240465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由钩或扣构成的一对机械式固定件中的一方的固定件埋设于轮胎内表面,借助固定件而能够将包括传感器在内的电子部件等物体固定于轮胎内表面。
国际公开第2009/13269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构成钩环固定件的钩以及环中的任意一方埋设于轮胎内表面,借助钩环固定件而能够将电子部件固定于轮胎内表面。
国际公开第2013/50711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利用粘接构件以及分离构件而将电子部件固定于轮胎内表面。
发明内容
然而,如日本特许公开2012-240465号公报以及国际公开第2009/13269号那样,在轮胎内表面埋设有异物的构造的情况下,异物从轮胎脱落的可能性较低,虽然具有能够充分确保固定强度的优点,但是,有可能以异物为起点而产生裂纹,从而导致轮胎的耐久性受损。
另一方面,根据如国际公开第2013/50711号那样的利用粘接构件进行固定、且利用分离构件使得轮胎内表面和电子部件分离的结构,存在着无法对轮胎本身的信息进行传感检测的缺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将电子部件固定于轮胎内表面而不会使耐久力受损的安装轮胎上的电子部件的固定构造、以及具有该构造的充气轮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方案。
即,本发明的安装轮胎上的电子部件的固定构造具有:
片材,其用于对配置于该片材与轮胎内表面之间的电子部件进行固定;以及
缓冲件,其配置于所述电子部件的周围、且粘接于所述片材以及所述轮胎内表面,
所述缓冲件未配置于所述电子部件的轮胎内表面侧,空出比所述电子部件小的间隙地将所述电子部件包围、或者未空出间隙地将所述电子部件包围。
根据该结构,由于缓冲件未配置于电子部件的轮胎内表面侧,因此,能够将电子部件以与轮胎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而固定。
用于对电子部件进行固定的片材隔着缓冲件而粘接于轮胎内表面,因此,即使轮胎内表面发生变形或者弯曲,由于缓冲件发挥缓冲作用,从而也能够防止片材剥离而确保固定强度。
缓冲件空出比电子部件小的间隙地将电子部件包围、或者未空出间隙地将电子部件包围,因此,即使电子部件未直接固定于轮胎内表面,片材以及缓冲件也能够对电子部件进行保持,从而能够适当地将电子部件固定。尽管如此,仅仅是隔着缓冲件而将片材粘贴于轮胎内表面,因此,与将异物埋设于轮胎内表面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缓冲件空出比电子部件小的间隙地将电子部件包围的情况下,能够使得配线从该间隙通过而变得有用。
因此,不会使耐久力受损,能够适当地将电子部件固定于轮胎内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胎压智能监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拖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