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1922.3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川晶;渡部卓哉;岩濑泰章;楠见崇嗣;竹內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信号线 驱动 电路 具备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为可以抑制边框尺寸增大并中途停止扫描的栅极驱动器(用于具备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器)。在每个单元电路中设有薄膜晶体管(第一稳定化晶体管)T6,在薄膜晶体管T6中,栅极端子被提供帧期间结束时成为导通电平的清除信号CLR,漏极端子连接电荷存储节点N1,源极端子被提供关断电平的电位。在此,使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长度大于其它电荷存储节点关断晶体管的栅极长度。或者,薄膜晶体管T6采用多栅极结构,其它电荷存储节点关断晶体管采用单栅极结构。
技术领域
下面的公开涉及驱动配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上的栅极总线(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特别涉及在具备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上设置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具备包括多根源极总线(视频信号线)及多根栅极总线(扫描信号线)的显示部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关于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目前,用于驱动栅极总线的栅极驱动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多作为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搭载于构成液晶面板的基板的周边部。但是,近年来,为了谋求窄边框化,在构成液晶面板的两片玻璃基板中的一个基板即TFT基板上直接形成栅极驱动器的情况逐渐增多。这种栅极驱动器被称为”单片栅极驱动器”。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上形成有:多根源极总线;多根栅极总线;分别与以上多根源极总线和多根栅极总线的交差点对应设置的多个像素形成部。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配置成矩阵状而构成像素阵列。各像素形成部包括: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与通过对应的交差点的栅极总线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通过该交差点的源极总线连接;及用于保持像素电压值的像素电容等。另外,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还设置有上述栅极驱动器及用于驱动源极总线的源极驱动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
表示像素电压值的视频信号通过源极总线传送。但是,各源极总线不能一次(同时)传送表示多行大小的像素电压值的视频信号。因此,逐行依次向配置成矩阵状的上述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写入(充电)视频信号。因此,栅极驱动器由包括多个级的移位寄存器构成,以使多根栅极总线每规定期间依次被选择。并且,通过从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依次输出有效的扫描信号,如上所述,逐行依次向像素电容写入视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构成移位寄存器的各级(重复单元)的电路称为“单元电路”。另外,将逐行依次选择第一行栅极总线至最后一行栅极总线的操作简单称为“扫描”,将在第一行至最后一行中途停止扫描的操作称为“中途停止扫描”。而且,将扫描停止期间称为“暂停期间”。
图34为表示构成单片栅极驱动器的移位寄存器内的现有单元电路的一个构成例的电路图。由图34可知,单元电路由电容器和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在图34所示的单元电路中,若设置信号S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则节点N1的电位因预充电而升高(节点N1中保持所需量的电荷)。这样一来,若当节点N1处于预充电状态时,输入时钟信号CKin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则节点N1的电位大幅升高,输出信号(扫描信号)G形成高电平。由此,与该单元电路连接的栅极总线形成选择状态。通过从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级至最后一级依次进行如上操作,设于显示部的多根栅极总线按照规定期间依次形成选择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如上述节点N1那样,用于存储电荷以向与相应的单元电路连接的栅极总线输出高电平(导通电平)的扫描信号的节点被称为“电荷存储节点”。另外,如图34中的节点N2那样,用于控制电荷存储节点的电位的节点被称为“稳定化节点”。
然而,当单元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较低时,薄膜晶体管位于关断状态时所产生的漏电流(关断漏电流)可能增大。若这样的漏电流增大,则栅极驱动器的操作变得不稳定,从而引起异常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