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式智能管道放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1642.2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迂红兵;钟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百暖汇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24/04;F16K27/02;F16K31/04;F16K37/00;F16K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执行器 阀壳 阀门组件 气嘴组件 智能管道 电子式 放气阀 下阀 电路板 垂直设置 通讯组件 电池 输出轴 止水塞 底端 阀体 滑柱 内腔 底座 水位检测组件 电路板电性 工作运行 滑动连接 密封连接 人力物力 使用寿命 穿设 弹簧 贴合 通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式智能管道放气阀,包括阀体、电动执行器、阀门组件、气嘴组件、电路板、通讯组件、电池、水位检测组件;所述阀体包括上阀壳、下阀壳,上阀壳、下阀壳中部均设有内腔;所述上阀壳、下阀壳之间贴合气嘴组件密封连接;所述电动执行器、电池、通讯组件、电路板设置于上阀壳的内腔之中,电动执行器、电池、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执行器垂直设置,其输出轴插入气嘴组件中,其输出轴的底端设有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止水塞、弹簧、滑柱、底座;所述滑柱垂直设置,其底端穿设于底座的通孔之中,滑动连接,其中段套设有止水塞。本发明的电子式智能管道放气阀,其自动工作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排气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式智能管道放气阀。
背景技术
在采暖系统、集中供热系统中,在供热初期会有大量的气体需要排出管路系统,以及热水在管道中流动的过程过会释放一部分空气出来,水中的气体因为温度和压力变化不断逸出向最高处聚集,当管道里空气积蓄过量里会产生气阻,影响流量,供暖管道会造成暖气不热,自来水管道会造成高楼层水压力不够甚至无水现象,所以要设置放气阀,用于放走气体,使管道系统循环通畅。
目前市场上面的放气阀都是机械原理:
放气阀有手动放气阀和自动放气阀两种:
手动放气阀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放气后手动关闭,操作麻烦,需要浪费大量人力,在现在工人工资水平居高不下的年代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自动放气阀能随时自动放气,目前新建建筑上已经全部使用自动放气阀。
自动放气阀工作原理及普遍缺点:
1)当系统中有气体溢出时,气体会顺着管道向上爬,最终聚集在系统的最高点,而自动排气阀一般都安装在系统最高点,当气体进入排气阀阀腔聚集在排气阀的上部,随着阀内气体的增多,压力上升,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时,气体会使腔内水面下降,浮子随水位一起下降,打开排气口;气体排尽后,水位上升,浮子也随之上升,关闭排气口。
2)同样的原理,当系统中产生负压,阀腔中水面下降,排气口打开,由于此时外界大气压力比系统压力大,所以大气会通过排气口进入系统,防止负压的危害。如拧紧自动排气阀阀体上的阀帽,自动排气阀停止排气,通常情况下,阀帽应该处于开启状态。
3)任何东西都会存在两面性,自动排气阀虽然有着上述优点,但同样也会存在缺点:漏水;很多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发现家被淹了;引起的业主家被淹的事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还是自动排气阀质量不过关,一些国产的铸铁自动排气阀使用时间一长容易生锈失效,导致不能正常排气,系统集气引起循环不畅,使得家里暖气不热;更多的是自动排气阀排气口的密封不行,排气的同时又排水,罪魁祸首就是排气阀漏水。
4)机械放气阀会存在使用过程腐蚀导致问题:卡死、不关闭、关不严。
5)由于有些流体系统内的液体比较脏,排气孔容易被堵塞,或者污垢粘连排气阀浮子,使得浮子失去浮力,从而使排气阀失效漏水。
尤其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循环水非常脏,一个采暖季就失效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式智能管道放气阀,其自动工作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节省人力物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式智能管道放气阀,包括阀体、电动执行器、阀门组件、气嘴组件、电路板、电池、水位检测组件;
所述阀体包括上阀壳、下阀壳,上阀壳、下阀壳中部均设有内腔;
所述上阀壳、下阀壳之间贴合气嘴组件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百暖汇节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百暖汇节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