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水体中镉离子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9820.8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汪竹青;吴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盒 镉离子 检测 检测液 谷氨酸 标准比色卡 快速检测 前处理液 二乙酸 水体 待检测样品 镉离子检测 玻璃试管 纳米溶胶 配位作用 弱碱环境 实时检测 颜色比对 样品处理 封口膜 检出限 前处理 水样 修饰 诱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水体中镉离子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该试剂盒中包含带有封口膜的玻璃试管、镉离子标准比色卡、检测液、前处理液;检测方法如下:将待检测样品先用前处理液进行简单前处理,然后与谷氨酸N,N‑二乙酸四钠修饰的金三角片纳米溶胶检测液混合均匀,由于谷氨酸N,N‑二乙酸四钠于弱碱环境中与镉离子发生配位作用诱导金三角片聚集,引起检测液颜色发生变化,与试剂盒中镉离子检测标准比色卡进行颜色比对,从而得到待检测水样中镉离子的含量。本发明的试剂盒具有样品处理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特异性高,检出限低,便于现场实时检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配位聚集比色法检测水体中镉离子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背景技术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当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其它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特别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水体中镉的污染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工业废水等。硫铁矿石制取硫酸和由磷矿石制取磷肥时排出的废水中含镉较高,每升废水含镉可达数十至数百微克,大气中的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燃烧、塑料制品的焚烧形成的镉颗粒都可能进入水中,在城市用水过程中,往往由于容器和管道的污染也可使饮用水中镉含量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使近海海水和浮游生物体内的镉含量高于远海,工业区地表水的镉含量高于非工业区。由于环境中镉含量的不断增加,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故而检测水体中镉离子的含量十分重要。
国外有研究推算,全球每年有2.2万吨镉进入土壤。自然界中,镉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毒性。硫化镉、硒磺酸镉的毒性较低,氧化镉、氯化镉、硫酸镉毒性较高。镉的生物半衰期为10-30年,且生物富集作用显著,即使停止接触,大部分以往蓄积的镉仍会继续停留在人体内。我国在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日常饮用水中镉离子的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并于2015年4月2日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污染处理、工业废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进行强有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铁腕治污将进入“新常态”。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且常用的检测镉离子的方法有光谱法、滴定法、电化学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仪器价格昂贵、检测时间较长、检测灵敏度不达标、其他离子干扰严重、需专业操作技术人员等不足。
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快速、简便的水体中镉离子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检测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水体中镉离子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高效、快速、检测成本低,有利于实际推广应用且能满足现场检测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检测水体中镉离子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中包含带有封口膜的玻璃试管、镉离子标准比色卡、检测液、前处理液;
所述的检测液为谷氨酸N,N-二乙酸四钠修饰的金三角片纳米溶胶检测液;所述的前处理液为硫酸、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其中,硫酸浓度为0.5-3.0mol/L、高锰酸钾浓度为0.2-0.5mol/L、氢氧化钠浓度为0.5-3.0mol/L。
优选地,所述的镉离子标准比色卡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大学,未经安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