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运输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9614.7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王毅;张宇;张超德;赵寿鑫;龙建国;杨诗卫;张瑞国;李冬;李建超;韩金刚;王爱民;李军生;薛海莲;谢林;黄瑞;钟晓峰;刘兵;郦高亮;张锐;李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货物 伸缩 夹紧 装置 采用 运输 棚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运输棚车,所述伸缩夹紧装置包括挡板、至少两组伸缩夹紧机构、与伸缩夹紧机构对应设置的锁闭机构以及支撑座组成,所述伸缩夹紧机构一端与棚车侧墙连接,其另一端与挡板连接,通过伸缩夹紧机构将挡板压紧在托盘货物侧面,所述锁闭机构用于在伸缩夹紧机构移动至相应所需位置后对其进行锁紧,所述支撑座组成用于控制锁闭机构的开闭。本发明实现了托盘货物的加固,无需增加额外加固成本,当不需对货物进行夹紧时,直接采用人工推挡板,就可使其紧贴于侧墙板后锁死,作为棚车侧墙内衬使用,本发明操作方便,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因车辆通过弯道时,托盘货物易倾倒,造成货物损坏,卸货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车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运输棚车。
背景技术
托盘运输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与集装箱运输、驮背运输并驾齐驱的三种联运方式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托盘作为“活动的平台”在“托盘一贯化运输”、“门到门”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独具优势。“托盘物流”和“集装箱物流”作为集装单元化物流的两大分支系统,逐渐成为现代物流和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铁路作为联合运输的重要一环,发展铁路托盘运输与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同等重要,对完善铁路网状结构运输、细分铁路运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托盘运输棚车运输的货物大多未经包装处理,因托盘货物沿车体横向方向存在间隙,当车辆在通过弯道时,托盘货物容易倒塌,造成货物堆放混乱,卸货困难,特别对于高附加值的贵重物品,若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倒塌损坏,将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托盘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而造成货物损坏及卸货困难的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运输棚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至少两组伸缩夹紧机构、与伸缩夹紧机构对应设置的锁闭机构以及支撑座组成,所述伸缩夹紧机构一端与棚车侧墙连接,其另一端与挡板连接,通过伸缩夹紧机构将挡板压紧在托盘货物侧面,所述锁闭机构用于在伸缩夹紧机构移动至相应所需位置后对其进行锁紧,所述支撑座组成用于控制锁闭机构的开闭。
本发明所述的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其所述伸缩夹紧机构包括两根连杆,所述两根连杆中部相互铰接构成剪式结构,其中一根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在侧墙上的固定安装座铰接,其另一端与自由端导轨滑动连接,另一根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在侧墙上的固定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自由端安装座铰接,所述自由端导轨和自由端安装座分别与挡板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其所述固定安装座和固定导轨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自由端导轨和自由端安装座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两根连杆的端部分别沿对应自由端导轨和固定导轨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推动挡板在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其所述锁闭机构包括锁盒以及多个锁舌,所述多个锁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而形成多级锁闭结构,所述两根连杆的端部分别通过销轴与自由端导轨和固定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锁舌与滑动设置在导轨内的销轴配合锁紧,所述锁盒与拨杆连接,所述拨杆与支撑座组成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其所述拨杆一端与支撑座组成连接,其另一端与导向轴连接,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插入至锁盒内并与多级锁闭结构连接,所述多级锁闭结构滑动地设置在锁盒内,在所述导向轴上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锁盒内壁,其另一端抵靠在多级锁闭结构的端面。
本发明所述的托盘货物伸缩夹紧装置,其滑动设置在固定导轨内的销轴与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侧墙上的弹簧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拉力,使伸缩夹紧机构能自动伸出,并将挡板压紧在托盘货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车厢内装置——防滑座椅;扶手杆
- 下一篇: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