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6261.5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蓝峻峰;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19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腥草 次滤渣 无水乙醇 挥发油 搅拌机 放入 浸提 大孔树脂分离 挥发油提取物 无水乙醇溶剂 鱼腥草原料 破壁处理 生产应用 无纺布袋 提取量 分装 切片 阴干 过滤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鱼腥草原料进行清洗、阴干后切片得鱼腥草片;步骤二:将鱼腥草片和无水乙醇同时进行破壁处理后过滤得一次滤渣和一次滤液;步骤三:将一次滤渣平均分装于若干个无纺布袋中后,再与无水乙醇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进行一次浸提,得袋装二次滤渣和二次滤液;步骤四:将袋装二次滤渣和无水乙醇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进行二次浸提,得袋装三次滤渣和三次滤液;步骤五: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再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无水乙醇溶剂后进行减压浓缩,最后得挥发油提取物。本发明能够提高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量,还能够减少提取过程中原料的浪费,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咳化痰等功效,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为鱼腥草的主要功效物质,其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现有技术中,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蒸气蒸馏法、油脂吸收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冷压法等,由于水蒸气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成本低、能够避免在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对油质造成影响等特点,因此目前在工业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产量较低,且原料浪费较为严重,能量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能够提高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量,还能够减少提取过程中原料的浪费,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鱼腥草原料进行清洗、阴干后切片得鱼腥草片;
步骤二:将鱼腥草片和无水乙醇同时放入破壁机内进行破壁处理得破壁混合物,将破壁混合物进行过滤得一次滤渣和一次滤液;其中所述鱼腥草片和无水乙醇的加入量按重量份配比为1:0.7~1.5;
步骤三:将一次滤渣平均分装于若干个无纺布袋中得袋装一次滤渣,其中每个无纺布袋中的一次滤渣的重量为50g~100g;将袋装一次滤渣和无水乙醇按照重量份配比为1:3~5的比例同时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进行一次浸提,得袋装二次滤渣和二次滤液;
步骤四:将袋装二次滤渣和无水乙醇按照重量份配比为1:3~5的比例同时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进行二次浸提,得袋装三次滤渣和三次滤液;
步骤五: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再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无水乙醇溶剂后进行减压浓缩,最后得挥发油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次浸提时间为30min~50min,所述一次浸提中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为40~80r/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次浸提时间为30min~50min,所述二次浸提中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为40~8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鱼腥草提取之前先将鱼腥草进行切片后再将鱼腥草片和无水乙醇放入破壁机中进行破壁处理,进行破壁处理后能够大大的提高鱼腥草的浸提速率和浸提量,同时在破壁时将鱼腥草片和无水乙醇同时放入破壁机中进行破壁不仅能够提高鱼腥草片的破壁效果还能够得到提取物浓度较高的一次滤液,从而提高鱼腥草原料中挥发油的提取量,减少由于浸提不完全造成的原料浪费;
2、本发明将破壁处理后的一次滤渣分袋装入若干个无纺布袋内后再进行搅拌浸提,能够避免浸提液内存在杂质,同时减少浸提后的过滤步骤,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6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