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牛出败病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337.2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莫章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章刑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31/04;A61K35/36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64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配方 五味子 贝母 冲服 健脾益气 清热解毒 质量配比 祖传秘方 厚朴 黄连 火麻仁 治愈率 阿胶 白芍 白术 白蔹 副药 黄芩 研末 云苓 泽泻 知母 治疗 配制 开水 药材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出败病的中药配方,每副药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黄连30‑50克、黄芩30‑50克、知母30‑50克、白术30‑50克、白芍30‑50克、厚朴30‑50克、白蔹30‑50克、五味子20‑30克、贝母20‑30克、阿胶20‑30克、泽泻20‑30克、云苓20‑30克、火麻仁10‑15克;研末开水冲服,每天1剂,连服3剂。本发明是基于祖传秘方配制出来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功效,在牛患出败病的初期时,及时发现及时使用该中药配方,3‑5天可以治愈,治愈率为92%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出败病的中药配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牛出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
牛出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将牛出败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① 败血型:病牛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常来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疗牛就死亡;② 水肿型:除有体温升高、不吃食、不反刍等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头颈、咽喉等部位发生炎性水肿,水肿还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病牛常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常因此而窒息死亡;③ 肺炎型: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发生胸膜肺炎,病牛呼吸困难,有痛苦的咳嗽,鼻孔常有粘液脓性鼻液流出,严重病牛呼吸困难,头颈前伸,张口呼吸,肺炎型病程较长,常拖至一周以上。
中国作为传统中医药大国,在治疗牛出败病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公开了多种配方,各种治疗牛出败病疗效也不同,各自具有特点。
而在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地区,还有一些没有公开的治疗牛出败病的配方,其治疗效果较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牛出败病的中药配方,每副药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
黄连30-50克、黄芩30-50克、知母30-50克、白术30-50克、白芍30-50克、厚朴30-50克、白蔹30-50克、五味子20-30克、贝母20-30克、阿胶20-30克、泽泻20-30克、云苓20-30克、火麻仁10-15克;
研末开水冲服,每天1剂,连服3剂。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黄连
性味:苦,寒;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
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知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肺经、胃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用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用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厚朴
性味:苦、辛,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章刑,未经莫章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前列腺的中药片剂
- 下一篇:小儿止咳糖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