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侧面输入输出电子激发导电料发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4961.0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7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伽文;赵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伽文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侧面 输入输出 电子 激发 导电 发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侧面输入输出电子激发导电料发火方法,该方法中涉及的装置由PCB电路板、第一焊盘电极、第一电路、第一金属化半孔、绝缘区、第二焊盘电极、第二金属化半孔、第二电路、放电区、第一放电端、第二放电端和导电料组成;该方法将外部集中控制器对电子激发雷管进行通信供电,经过输入电路转换为通信信号和供电电压,给储能电容充电,在集中控制器与电子激发雷管通信结束后,发出起爆命令,单片机给放电开关发出打开信号,放电开关将电容能量经过电路板输出到电路板侧面输入输出电子激发导电料发火装置,在第一放电端、第二放电端和放电区涂上导电料,使导电料获得产生快速电子移动的能量发出火焰,点燃基础药起爆雷管,取代电雷管和电子雷管中的发火桥丝和发火药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代传统电雷管和电子雷管桥丝发火药头的电路板侧面输入输出电子激发导电料发火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加热桥丝引燃发火药头点火是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点火器件,发火药头是点燃雷管的引火装置。引火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爆破系统的性能。目前较常用的点火器件包括桥丝式电火工品、薄膜桥火工品、半导体桥火工品、金属薄膜桥火工品、爆炸薄膜桥火工品等。桥丝式电火发热与发火药剂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热传导作用机理。桥丝结构简单,是普遍使用的一种点火起爆方式。起爆时因桥丝发生高热,点燃引火药头,再引爆管体内的起爆药。使雷管起爆。
传统引火发火装置主要不足为:
1、生产不安全:引火药头是火药构成,具有易燃、碰撞摩擦容易起火、药头生产过程要有很高的防范措施、原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无论是人工或自动化上药头装配都存在很高的风险。
2、精准不足:桥丝热效应和药头发火冲能都存在发热燃烧过程时间差异,由于时间迟后差异,不能满足高精度安全性发火能量的要求,桥丝或发火药头不能够自动贴片安装到电子雷管的芯片上。
3、串联使用:引火药头激发时间和发火传导延长时间保证串联使用,同时也延长时间降低了精度,串联回路中只要一发桥丝开路,整个网络将停止工作。
4、加工复杂:桥丝不具备焊接融化力,强压接触致使工艺复杂,易于氧化,接触不良,桥丝丝线容易断。
发火装置是电雷管或电子雷管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参数性能直接影响到雷管产品质量,且关系到产品的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有五十多家雷管生产点,其中十几家企业采用刚性引火药生产工艺,二十多家企业采用机械储能焊生产工艺,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完全是手工焊接生产工艺。电雷管总体质量水平差,发火可靠性低,所以提高电引火药头制造水平是解决电雷管瞎火和丢炮的关键所在。目前市面上的电雷管和电子雷管主要使用桥丝为发火元件,传统桥丝存在不好焊接、容易虚焊、无法实现在线检测阻值、电性能均一性差、拒爆率高的问题(拒爆率>2%左右),且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折断,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刚性桥丝价位高,自动化焊接成本较高,对火药的灵敏度要求高。
电子激发发火装置主要应用于露天及井下采矿、筑路、兴修水利等爆破工程中,用于起爆雷管,还可用于消防灭火粉控制、烟花点燃、礼炮、焰火、影视爆破等的远程遥控点火场合。电子点火相较于传统点火的优点:更加安全、人性化、超强的可控性、即时性。通过电子点火设备,燃放者不仅可以对焰火做远程遥控控制点火,而且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对燃放的时间节奏、整体气势、空中画面效果、焰火进行编排,使活动更具节奏感,时间控制更加精确。将活动一步步推向高潮,并能有效保障燃放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子发火装置替代发火药头,解决了发火药头不耐高温、易燃,摩擦冲击容易起火,受潮不发火,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等问题。
全国每年雷管使用量多达十几亿发,发火装置市场需求巨大,针对目前市场情况,作为发火装置,以贴片形式直接把元件安装或制作到电路板上,由于发火装置为固体元件,在运输装配中不容易发生损坏,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在线100%检测,拒爆率达到万分之一,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伽文,未经赵伽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