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0771.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叔明;代文广;傅大鹏;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16;H01H1/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簧片 下导磁体 预设位置 导磁体 直流继电器 导磁回路 静触点 抗短路 引出端 通孔 吸力 触点压力 磁极极面 电动斥力 故障电流 通孔位置 磁效率 大电流 推动杆 磁路 动簧 簧片 随动 饱和 抵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一个动簧片和一个推动杆部件,在动簧片的一个预设位置的上方装有上导磁体,在动簧片的一个预设位置的下面装有能够随动簧片一起运动的下导磁体;在所述预设位置的动簧片中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以使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能够通过所述通孔相互靠近或相互接触,并由所述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在动簧片的宽度上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导磁回路。本发明可以利用各个导磁回路在对应的通孔位置增加的磁极极面,在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触点压力方向上的吸力,去抵抗动簧片与静触点引出端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并具有磁效率高,磁路不易饱和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直流继电器,是采用直动式磁路结构,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即两个负载引出端)分别安装在壳体上,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底端设有静触点,其中一个静触点引出端的电流流入,另一个静触点引出端的电流流出,在壳体内装有动簧和推动杆部件,动簧采用直片式动簧片(也称为桥式动簧片),动簧片通过弹簧安装在推动杆部件中,推动杆部件与直动式磁路相连接,在直动式磁路的作用下,推动杆部件带动动簧片向上移动,使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底端的静触点相接触,从而实现连通负载。现有技术的这种直流继电器,当出现故障短路电流时,会在动、静触点之间产生电动斥力,影响动、静触点之间接触的稳定性。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各车厂及电池包厂对故障短路电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持体积小特点的基础上,要求直流继电器具有抗短路功能,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大电流时提供辅助吸力,以抵抗动簧受到的电动斥力。目前市场要求的典型输入的抗短路要求为8000A,5ms不烧、不炸;而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在保持体积小的特点下无法提供足够的吸力,即触点压力不足以抵抗动簧受到的电动斥力,因此很难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能够在保持产品体积小的特点下提供足够的触点压力,以抵抗动簧受到的大短路电流所造成的电动斥力,并具有磁效率高,磁路不易饱和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一个直片型的动簧片和一个推动杆部件,动簧片装于推动杆部件,以在推动杆部件作用下实现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底端的静触点相接触,实现电流从一个静触点引出端流入,经过动簧片后从另一个静触点引出端流出;在动簧片的一个预设位置的上方装有沿动簧片的宽度分布的上导磁体,在动簧片的所述预设位置的下面装有沿动簧片的宽度分布且能够随动簧片一起运动的下导磁体;在所述预设位置的动簧片中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以使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能够通过所述通孔相互靠近或相互接触,并由所述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在动簧片的宽度上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导磁回路,以利用各个导磁回路在所对应的通孔位置增加的磁极极面,在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触点压力方向上的吸力,去抵抗动簧片与静触点引出端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所述预设位置为动簧片的对应于长度上的两个动触点之间。
所述上导磁体为至少一个一字型上导磁体,所述下导磁体为至少两个U型下导磁体;其中,一个U型下导磁体与对应的一字型上导磁体组成一个独立的导磁回路,且相邻的两个导磁回路的两个U型下导磁体之间不相接触。
在至少两个独立的导磁回路中,至少有一组相邻的两个导磁回路的一字型上导磁体为共用的一个,相邻的两个导磁回路的两个U型下导磁体分别配合在一个一字型上导磁体的下方。
在至少两个独立的导磁回路中,所有相邻的两个导磁回路的一字型上导磁体均为独立的两个,相邻的两个导磁回路的两个U型下导磁体分别配合在对应的一字型上导磁体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动铁芯加工的高压直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