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的T接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0104.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方毅;李本瑜;石恒初;张琳波;游昊;杨远航;陈剑平;罗吉;翟海燕;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沈艳尼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序电流 零序电压 不对称接地故障 电压分布 三端 推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接地故障 波头 相角 行波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的T接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当T接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测取T接线路三端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分别通过T接线路三端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向T接点计算线路T接点电压,故障所在区段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计算出的T接点电压与健全侧推算出的T接点电压存在差值,而两个健全侧分别推算所得T接点电压值相同,以此判别故障所在区段。本发明无需对行波波头进行检测,故障初始相角不影响该方法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的T接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接线路是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一种常见线路连接方式。这种方式接线简单、施工速度快并可有效的减少设备投资和节约输电走廊用地。但同时该线路一般具有输电功率高的特点,一旦线路发生故障,有可能造成多地停电,且T接点的存在会导致巡线人员难以判断故障区段而增加巡线盲目性。而T接线路的特殊接线形式导致故障测距方法很难直接进行故障测距,阻抗法故障测距会在T接点后失效,而行波法会因T接点带来的波阻抗不连续导致故障点反射波难以判别。若能够在故障测距发生前将故障区段判定,则可以排除部分阻抗法与行波法出现的错误测距结果,也可降低现场巡线人员的盲目性。
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的T接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区段判别方法根据电报方程分别利用T接线路三端所测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计算线路T接点电压,通过计算所得T接点电压之间的差异比较,实现故障区段判别,无需对线路阻抗进行计算,也无需对行波波头进行捕捉,所需采样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的T接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区段判别方法,以此判别故障所在区段,克服了目前现场缺乏T接线路故障区段判别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的T接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当T接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测取T接线路三端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分别通过T接线路三端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向T接点计算线路T接点电压,故障所在区段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计算出的T接点电压与健全侧推算出的T接点电压存在差值,而两个健全侧分别推算所得T接点电压值相同,以此判别故障所在区段。
具体步骤为:
(1)假设T接线路三端分别为M端、N端、O端,当T接线路发生故障时,从T接线路三端测量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N,O;
(2)利用电报方程通过T接线路端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计算T接点电压
式中,为从端到T接点的线路长度,Zc为线路波阻抗,γ为线路传播常数;
(3)若满足如下条件,则可判定故障位于端
式中,μ=M,N,O,η=M,N,O,η≠μ,ε为判别阈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无需对行波波头进行检测,故障初始相角不影响该方法准确性。
2、本发明仅需零序电压与电流,计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线路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线路模型图M端零序电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线路模型图M端零序电流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线路模型图N端零序电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线路模型图N端零序电流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线路模型图O端零序电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