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价的定价方法、定价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6232.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9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武超飞;申洪涛;史轮;王鸿玺;张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价 定价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价的定价方法、定价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定价方法包括:统计第一用电信息和第二用电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用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用电信息计算所述用户在当前用电周期的电价系数;基于所述电价系数以及预设的电价系数限值对用户所在地区的指定电价进行调整,确定所述用户在当前用电周期的峰谷分时电价。本发明能够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避免电网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有利于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价的定价方法、定价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电价一般是由特定部门进行指定的,该指定电价是根据发、供电企业燃煤费用、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以及确定的利润而行政性地做出规定。
然而,指定电价具有固定性,该定价方式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峰值负荷的不断攀升会使现有电网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为用能新趋势。为更好的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平衡社会用电负荷,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亟需对现有的指定电价定价方式进行灵活调整,以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避免电网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价的定价方法、定价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避免电网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有利于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价的定价方法,包括:
统计第一用电信息和第二用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电信息包括用户在上一用电周期的总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以及低谷时段用电量;所述第二用电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所在地区在所述上一用电周期的总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以及低谷时段用电量;
基于所述第一用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用电信息计算所述用户在当前用电周期的电价系数;
基于所述电价系数以及预设的电价系数限值对用户所在地区的指定电价进行调整,确定所述用户在当前用电周期的峰谷分时电价,其中,所述指定电价包括高峰时段的指定电价和低谷时段的指定电价。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价的定价装置,包括:
用电信息统计单元,用于统计第一用电信息和第二用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电信息包括用户在上一用电周期的总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以及低谷时段用电量;所述第二用电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所在地区在所述上一用电周期的总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以及低谷时段用电量;
电价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用电信息计算所述用户在当前用电周期的电价系数;
电价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价系数以及预设的电价系数限值对用户所在地区的指定电价进行调整,确定所述用户在当前用电周期的峰谷分时电价,其中,所述指定电价包括高峰时段的指定电价和低谷时段的指定电价。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电价的定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电价的定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