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TBM滚刀刀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5415.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霍军周;郭凯;孟智超;李晓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1 | 分类号: | E21D9/11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操作 tbm 刀刀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掘进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新型TBM滚刀刀座结构,主要由刀箱、滚刀、滚刀安装架、卡紧装置、升降拨动装置和抓杆组成。本发明的新型TBM滚刀刀座结构与TBM机器换刀任务相适应,代替目前应用广泛的的人工换刀。解决了换刀过程中棘手的问题,缩短了换刀的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避免了人工换刀的危险性问题,提高了换刀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TBM滚刀刀座结构,属于隧道掘进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是国内外最先进的隧道施工方法。其主要依靠TBM刀盘上装的滚刀对岩石进行挤压破碎,来实现隧道的掘进。而复杂的地质类型、硬度大的岩石使滚刀在破岩的过程中极易磨损,影响破岩的效率从而降低隧道掘进的效率。所以,对磨损的滚刀进行更换成为了TBM隧道掘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目前最常用的换刀方式是人工换刀,而人工换刀耗时长、效率低、危险性高。换刀时间越长,TBM停机时间越长,隧道掘进的工期就要延长,施工的成本就越高。而且工人要进入到隧道前段的刀盘处进行换刀工作,危险性大,严重威胁着工人的安全。因此,研制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TBM滚刀刀座结构可靠地实现TBM的自动换刀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为简化机器换刀的任务,缩短换刀的时间,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经济成本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发明了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TBM滚刀刀座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机器换刀的工作特点,针对人工换刀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危险性大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TBM滚刀刀座结构来配合换刀机器和末端执行器来实现机械化换刀任务。从而简化换刀任务、缩短换刀时间、提高换刀效率、降低换刀成本。为实现以上的功能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机器操作的TBM滚刀刀座结构,包括刀箱1、滚刀2、滚刀安装架3、卡紧装置4、升降拨动装置5和抓杆6;
所述的刀箱1,主要由刀箱侧板和刀箱连接板拼接而成,两刀箱侧板相对布置,通过两个相对布置的连接板相连接;刀箱侧板下部的内侧型面与滚刀安装架3的侧板型面相适应,在TBM滚刀安装时起到限位作用;刀箱侧板上部加工出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卡耳4-5的弧面形状相适应,保证滚刀装配体可靠的固定、传力和受力;
所述的滚刀2与滚刀安装架3通过螺栓相连接,实现滚刀2的安装;
所述的滚刀安装架3包括侧板、中间连接板和上部支撑架,侧板上开有孔,用于连接滚刀安装架3与滚刀2;侧板通过中间连接板与上部支撑架上下配合,并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上部支撑架将两中间连接板连为一体,滚刀安装架3 各部分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上部支撑架上设有螺纹孔和弧面台;螺纹孔位于上部支撑架顶面的两边和中间位置,分别用于实现上部支撑架与防护板4-3和导轨架5-1的连接;弧面台上的弧面形状与卡耳4-5的弧面形状相适应,用于支撑卡耳4-5并实现力的传递;
所述的卡紧装置4包括支撑板4-1、连接销轴4-2、防护板4-3、拨块4-4 和卡耳4-5;支撑板4-1焊接在滚刀安装架3的上部支撑架上,对其他部分起到支撑作用;卡耳4-5通过其上开设的孔与连接销轴4-2相配合,构成转动副,实现卡耳4-5绕连接销轴4-2转动自由度;连接销轴4-2两端与支撑板4-1的孔相配合,并在两端用螺钉固定;拨块4-4通过螺钉与卡耳4-5相连接,通过拨动拨块4-4实现卡耳4-5的张合运动;防护板4-3通过螺钉与滚刀安装架3的上部支撑架相连接,避免粉尘与碎石进入,影响卡耳4-5的张合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