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友好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案例库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5327.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洪博文;黄碧斌;李琼慧;蒋莉萍;冯凯辉;闫湖;王涛;潘霄;韩震焘;王彩霞;胡静;肖婉婷;时智勇;雷雪姣;李梓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友 分布式 电源 并网 案例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配网友好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案例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技术类型、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影响因素;
S2、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初步接入方案;
S3、根据步骤S1与步骤S2对接入后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安全校核;
S4、根据步骤S3的校验结果,计算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极限,并根据分布式电源运行策略与电网改造措施,确定不同运行时段接入的分布式电源限电成本或改造成本;
S5、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最佳接入方案;
S51:根据分布式电网技术类型,确定相对容量比或短路电流剩余比;
相对容量比:通过接入电源装机容量与接入电压等级线路的经济最大传输容量比值;
短路电流剩余比:确定短路电流剩余比,通过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和需接入的配电网剩余短路电流空间的比值;
S52:根据步骤S51,与变电台区的渗透率,配电网类型和负荷分布条件,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最佳接入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分布式电源技术类型包括旋转电机类分布式电源与逆变器类分布式电源;
所述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电源装机容量、配电网类型与负荷分布条件;
配电网类型可划分为城市电网、农村电网;
负荷分布条件包括配电网负荷分布集中于线路首段、均匀分布线路上、集中于线路末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根据步骤S1,确定并网点的接入电压等级;接入电压等级包括220/380 V 、10kV、35kV;
S22、确定初步接入位置,获取接入位置附近电力设备,根据接入电压等级、接入电源装机容量的选择,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初步接入方案;
接入方案包括接入方式包括专线接入、T 接接入;
接入位置可选择接入变电站/配电室/箱变、开闭站/配电箱、环网柜和线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校核的约束条件包括:电压越限、设备过载或短路电流超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计算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极限具体包括:
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为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占所接入配电网区域最大负荷的比值;
S41、计算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结合安全校核的结果,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安全校核的约束条件,若不满足,转S42;若满足,转S43;
S4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包括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技术类型和装机容量、负荷分布条件和配电网条件,增加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转步骤S3,重复安全校核操作;
S43:获取满足安全校核条件的最大分布式电源容量,得到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极限;
分布式电源运行方式包括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3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