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方便更换晶振的可拆卸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4461.9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奇;张志文;赵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创力罗特维尔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方便 更换 可拆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方便更换晶振的可拆卸侧板,包括设有与侧板形状对应凹槽的晶振腔,所述侧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并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毛细管,晶振腔上还设有与侧板上连接通孔对应的通孔,以及与毛细管对应设置的毛细管连接孔,所述毛细管连接孔处还设有O形圈。所述毛细管为L形,其与侧板连接部设有扁平连接段,防止毛细管受力发生扭转。在晶振腔的腔体外侧还设有加热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方便更换晶振的可拆卸侧板,属于喷码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码机是一种使用非接触方式喷印标识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标识环节喷,典型应用包括在产品上印条码、生产日期、商标图案等。采用连续喷墨技术的喷码机,其工作原理为,喷墨头内装有充电极、相位检测极和晶振信号极,通过振动,使油墨喷出后形成固定间隔点,检测相位后,通过充电极的一些墨点被充上不同的电核,经过高电压磁场发生不同角度的偏移,飞出喷墨头落在移动的产品表面,形成点阵,从而形成文字,数字或图形。其余的墨点不充电,不会发生偏移,落入回收槽,被循环回收再次利用。
晶振腔体是喷码机中很重要的部件,它对控制喷码机的打印质量有重要的作用。晶振腔体中包含了油墨,在晶振的作用下产生油墨断点,继而打印出所需要的字样。晶振腔体上需要两根不锈钢毛细管,一根是进油墨,另一根是出油墨。晶振腔具有零件尺寸小,制作精度高的特点。
目前在喷码机行业领域,许多国外的厂商的晶振腔体往往采用整体式的,用不锈钢材料的制作,同时两根不锈钢毛细管采用焊接的方法直接焊接在晶振腔本体上。
采用整体不锈钢晶振腔与两根毛细管直接焊接存在的缺点:
(1)焊接处常会出现假焊、虚焊等问题。如果存在上述等问题,焊接处就会出现泄漏油墨的问题。因为在晶振腔中的油墨存在一定的压力,如果存在焊接的缺陷,往往会导致油墨泄露,影响喷码机的质量。
(2)毛细管在焊接后,会出现局部变形,导致毛细管内径缩小,从而会引起在毛细管变形处,容易导致油墨堵塞和流动不畅的问题。见图2。
(3)清洗不容易。如果出现油墨堵塞情况,难以判断在哪里出现了油墨堵塞,对堵塞的清理带来困难。
(4)因为存在焊接的次品率高的情况,导致了整体的制造成本上升。
(5)要检查油墨的堵塞情况,因为要剪去与毛细管连接的软管段,所以要更换与毛细管连接的软管,引起维修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方便更换晶振的可拆卸侧板,包括设有与侧板形状对应凹槽的晶振腔,所述侧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并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毛细管,晶振腔上还设有与侧板上连接通孔对应的通孔,以及与毛细管对应设置的毛细管连接孔,所述毛细管连接孔处还设有O形圈。
所述毛细管为L形,其与侧板连接部设有扁平连接段,防止毛细管受力发生扭转。
进一步,在晶振腔的腔体外侧还设有加热片。
上述结构的改进,方便晶振腔体本体与管路的连接与分离,从而保证晶振器更容易清洗与更换;晶振腔体的供墨连接端子随侧板一起注塑成型,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心毛细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心毛细管安装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晶振腔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晶振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创力罗特维尔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创力罗特维尔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性物品
- 下一篇:一种粮食输送用两路阀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