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4453.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穆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36 | 分类号: | A61F13/536;A61F13/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对于形成有向肌肤侧突出的凸部的吸收性物品,改善穿着状态时的闷热。一种吸收性物品(1),其具有吸收体(10)和配置于比吸收体(10)靠肌肤侧的位置的肌肤侧片(2、3),其中,具有多个以沿厚度方向压缩肌肤侧片(2、3)的方式形成的线状压缩部(Es),在被多个线状压缩部(Es)围成的内侧区域(U)形成有使肌肤侧片(2、3)向厚度方向的肌肤侧突出而成的凸部(20),在凸部(20),在肌肤侧片(2、3)的非肌肤侧面与吸收体(10)之间形成有空隙部(21),空隙部(21)在厚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肌肤侧片(2、3)在内侧区域(U)的最大厚度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具备表面片、背面片以及介于表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表面片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纹状的凸条部和凹条部沿宽度方向交替配置而成的凹凸构造的无纺布形成,在凹条部处,该表面片与相邻的下侧片接合。因此,空气沿着凹条部在长度方向上流通,难以引起闷热。并且,表面片的凸条部在其与下侧片之间具有中空构造,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比顶部的纤维密度低。因此,空气通过凸条部的侧部区域而沿宽度方向流通,难以引起闷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7888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中,在表面片与吸收体之间配置有下侧片。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排泄物留在表面片的凸状部与下侧片之间的中空部,排泄物难以向吸收体引导,闷热没有得到改善。另外,专利文献1的凸状部的高度较高,侧部区域的倾斜较陡,因此凸状部的恢复力较弱。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施加穿着者的身体压力而凸状部变形之后凸状部无法恢复,闷热没有得到改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对于形成有向肌肤侧突出的凸部的吸收性物品,改善穿着状态时的闷热。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互为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以及肌肤侧片,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吸收体靠肌肤侧的位置,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以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所述肌肤侧片的方式形成的线状压缩部,在被多个所述线状压缩部围成的内侧区域形成有使所述肌肤侧片向所述厚度方向的肌肤侧突出而成的凸部,在所述凸部,在所述肌肤侧片的非肌肤侧面与所述吸收体之间形成有空隙部,所述空隙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比所述肌肤侧片在所述内侧区域的最大厚度小。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由本说明书和所附附图的记载明确得知。
根据本发明,对于形成有向肌肤侧突出的凸部的吸收性物品,能够改善穿着状态时的闷热。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侧观察生理用卫生巾1得到的俯视图。
图2是从非肌肤侧观察卫生巾1得到的俯视图。
图3是卫生巾1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面片2和中间片3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表面片2、中间片3以及吸收体10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线状压缩部Es和凸部20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表面片2和中间片3的纤维密度的分布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