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段搜索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1200.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魏璟鑫;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搜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段搜索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按第一天线连接方式接收一频段内的多个评估频点中各评估频点的时域信号,并得到各评估频点的时域信号的信号强度统计量;判断多个评估频点的时域信号的信号强度统计量是否均小于预设的功率门限;在多个评估频点的时域信号的信号强度统计量均小于预设的功率门限时,更换为按第二天线连接方式重新进行频段搜索。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降低鲁棒性的同时,大幅减少频段搜索耗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频段搜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终端(User Equipment,UE)在已知频段配置的情况下,需要检测所配置频段内是否有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信号。如果有LTE信号还需进一步确认是在哪些频点,以便在这些频点尝试驻留到LTE系统的小区。频段搜索时间越长,用户感受越差,同时终端耗电量也越大。为加快频段搜索速度,频段搜索通常采用排序结构,一般先在频段内等间距选取若干个评估频点,每个评估频点对应一个频点窗。先按某种度量对评估频点排序,再对评估频点对应的频点窗内的各频点排序。
终端的LTE模式大多采用两个通道,分为主集通道和分集通道,主集通道负责接收下行和发送上行LTE信号,分集通道只负责接收下行LTE信号。当终端支持多模同时工作时,LTE分集通道通常会与其他模式共天线,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与主集通道相连的天线简称为主集天线,与分集通道相连的天线简称为分集天线。手握在某个天线位置时,会使得此天线对应的通道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很差,信号功率降几十db(分贝),降低搜索性能。对于带金属外壳的多模终端,在用户的手握在LTE主集天线并且LTE分集天线被其他模式,如GSM占用时,会使得接收到的LTE信号质量很差,导致搜不到LTE小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LTE频段搜索阶段,会导致在LTE信号功率较好的地方,终端驻留不到LTE小区。
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对每个频段,先按天线直通方式进行一次LTE频段搜索,如搜索到LTE小区,则频段搜索结束;如果整个频段搜索完成未搜到LTE小区,则还需要按天线交叉方式对相同的频段再进行一次LTE频段搜索。如图1所示,金属外壳多模终端LTE有两个天线,分别为Ant1、Ant2。用户手握在Ant1上。在天线直通时,如图1中的图a所示,LTE主集通道LTE TRx与Ant1连接,由于用户的手握住了Ant1,所以此通道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很差。LTE分集通道LTE DRx与Ant2连接,由于GSM系统占用Ant2,所以此通道接收不到LTE信号。在天线交叉时,如图1中的图b所示,LTE主集通道LTE TRx与Ant2连接,避开了用户手握的天线,所以此通道可正常接收到LTE信号。LTE分集通道LTE DRx与Ant1连接,由于GSM系统占用Ant1,所以此通道接收不到LTE信号。
目前终端的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模式大多只有1个主集通道,负责接收下行和发送上行TD-SCDMA信号。虽然不存在分集天线被其他模式占用的问题,但用户手握金属外壳终端的TD-SCDMA主集天线时,如不采用天线切换,也会使得接收到的TD-SCDMA信号质量很差,导致搜不到TD-SCDMA小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TD-SCDMA频段搜索阶段,也会导致在TD-SCDMA信号质量很好的地方,终端驻留不到TD-SCDMA小区。
按现有技术,频段搜索方案虽然简单,但不能智能识别最优的天线连接方式,并且最恶劣场景频段搜索耗时太长,相比单次频段搜索,最恶劣场景搜索时间会翻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频段搜索方法和装置,能够在不降低鲁棒性的同时,大幅减少频段搜索耗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1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