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哑铃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8617.2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4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婷;李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敏达环保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A63B61/00;A63B10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哑铃 | ||
1.一种哑铃,所述哑铃具有手柄(1),和固定连接在手柄(1)两侧的左配重(2)和右配重(3),所述手柄上设置凸起(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分为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
所述左侧手柄由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组成,
所述右侧手柄由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组成,
所述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均为中空杆,所述左固定杆(111)固定设置在左配重(2)上,左固定杆(111)内侧设置有左第一活动杆(112),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内侧设置有左第二活动杆(113),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4)内侧设置有左第四活动杆(115),所述左第四活动(115)内侧设置有左第五活动杆(116),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内侧设置有左第六活动杆(117),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内杆(119),
所述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均为中空杆,所述右固定杆(121)固定设置在右配重(3)上,右固定杆(121)内侧设置有右第一活动杆(122),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内侧设置有右第二活动杆(123),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4)内侧设置有右第四活动杆(125),所述右第四活动(125)内侧设置有右第五活动杆(126),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内侧设置有右第六活动杆(127),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内杆(129),
所述左固定杆(111)上设置有插入腔(5),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与插入腔(5)对应的滑动腔(6),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滑槽(7)与滑动腔(6)连通,所述滑动腔(6)内设置有插杆(8),所述插杆(8)上设置有推动凸起(9),推动推动凸起(9),推动凸起(9)在滑槽(7)内滑动,所述插杆(8)从所述滑动腔(6)内被部分推入进插入腔(5),所述滑槽(7)在推动凸起(9)移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
所述左配重(2)具有空腔,在左配重(2)的空腔内设置有绕线辊(101),所述绕线辊(101)上连接有手柄(102),所述绕线辊(101)上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一端固定在绕线辊(101上,另一端穿过左内杆(119)的中空部和右内杆(129)的中空部与右配重(3)固定连接,所述拉绳(10)上滑动连接有球网(11),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设置有滑环(16),所述滑环(16)能够在拉绳上滑动,所述球网(11)能够被塞入进右内杆(129)的中空部,所述球网(11)的下侧两端设置有磁铁(17),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和右第四活动杆(125)上固定有铁片(18),所述磁铁(17)与所述铁片(18)配合使球网(11)呈展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固定杆(111)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一,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一配合的左插入件一,
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二,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二配合的左插入件二,
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三,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三配合的左插入件三,
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四,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四配合的左插入件四,
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五,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五配合的左插入件五,
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六,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六配合的左插入件六,
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七,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七配合的左插入件七,
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八,所述左第八活动杆(119)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八配合的左插入件八,
所述右固定杆(1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一,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一配合的右插入件一,
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二,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二配合的右插入件二,
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三,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三配合的右插入件三,
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四,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四配合的右插入件四,
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五,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五配合的右插入件五,
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六,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六配合的右插入件六,
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七,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七配合的右插入件七,
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八,所述右第八活动杆(129)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八配合的右插入件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敏达环保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敏达环保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6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