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降温保温杯盖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6589.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一;姚晋国;张飞;刘伟伟;李闯;姜晓彤;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维一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3300 山西省吕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盖 杯盖 保温杯盖 杯盖主体 真空圈 锥块 保温杯 密封圈 杯盖密封圈 弹簧合页 空心结构 连接固定 散热效率 完全打开 打翻 不卫生 散热 卡扣 内嵌 | ||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辅助降温保温杯盖,解决了普通保温杯散热不方便的问题。辅助降温保温杯盖,包括在杯盖主体下设杯盖真空圈,杯盖真空圈下设有杯盖密封圈,杯盖主体中部为空心结构,内嵌有保温盖,保温盖一侧设有弹簧合页,保温盖另一侧设有降温卡扣,保温盖下设有保温盖密封圈,保温盖下方设有波形降温锥块,具体为波形降温锥块连接固定在杯盖主体上。本发明结构巧妙、实用方便,降温散热效率与完全打开杯盖相差无几,但是避免了打开杯盖降温时易打翻、不卫生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杯具,具体为一种辅助降温保温杯盖。
背景技术
如今保温杯技术相当成熟,其盖子一般用导热性较差的(如木块,空心塑料等),保温杯中间为双层杯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其保温性能可达到12小时热力流失量不足10%左右,(以90℃开水为例,其倒入保温杯盖好,12小时后其温度仍可维持在80℃左右,依然难以入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大部分人在使用保温杯时,杯口经常敞开散热或者在喝水过程中不断对着杯口吹气降温,特别对经常外出行动人员使用极其不便。其缺点有杯口经常性敞开易落入灰尘,使水质污染,且容易打翻;对着杯口吹气,造成饮水不卫生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普通保温杯散热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辅助降温保温杯盖。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辅助降温保温杯盖,包括在杯盖主体下设杯盖真空圈,杯盖真空圈下设有杯盖密封圈,杯盖主体中部为空心结构,内嵌有保温盖,保温盖一侧设有弹簧合页,保温盖另一侧设有降温卡扣,保温盖下设有保温盖密封圈,保温盖下方设有波形降温锥块,具体为波形降温锥块连接固定在杯盖主体上。
弹簧合页和降温卡扣的设计可以方便打开保温盖。保温盖一旦打开,波形降温锥块下表面与杯内盛有的水接触,波形降温锥块上表面与空气接触,利用导热性能好的特点通过热传递进行散热。保温盖关闭时,杯盖真空圈、杯盖密封圈、保温盖和保温盖密封圈完全封闭延缓散热,保证保温效果。杯盖主体可以整体方便取下,方便饮水。波形降温锥块由单层高导热性金属构成,表面设有波浪形开槽,增加与水或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导热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在杯盖下加设降温锥块并配合方便开合的保温盖,实现了不用完全打开杯盖的情况下完成杯内盛水的快速降温。本发明结构巧妙、实用方便,降温散热效率与完全打开杯盖相差无几,但是避免了打开杯盖降温时易打翻、不卫生的缺陷。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降温卡扣,2-保温盖,3-弹簧合页,4-杯盖真空圈,5-杯盖密封圈,6-保温盖密封圈,7-波形降温锥块,8-杯盖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辅助降温保温杯盖,包括在杯盖主体8下设杯盖真空圈4,杯盖真空圈4下设有杯盖密封圈5,杯盖主体8中部为空心结构,内嵌有保温盖2,保温盖2一侧设有弹簧合页3,保温盖2另一侧设有降温卡扣1,保温盖2下设有保温盖密封圈6,保温盖2下方设有波形降温锥块7,具体为波形降温锥块7连接固定在杯盖主体8上。
具体实施过程中,保温盖2采用气凝胶多孔材料。波形降温锥块7采用高导热速率材料,具体为纯铜或纯银及其它对人体无害的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维一,未经孔维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小角度饮水的音箱水杯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