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4822.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杨毅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生物识别 终端后台 社保基金 提示用户 预设操作 预设信息 发放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发送 身份验证信息 人工智能 存储介质 发放装置 工作效率 人脸比对 人脸识别 有效抑制 终端装置 审核 比对 人脸 堵住 终端 漏洞 成功 服务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后,提示用户完成预设操作;根据用户完成的预设操作判断是否为活体;当确定用户为活体时,发送人脸识别请求至终端后台;通过终端后台对人脸进行比对以及再次判断用户是否为活体;若人脸比对成功且再次确定所述用户为活体时,提示用户输入预设信息,并将预设信息发送至终端后台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行津贴发放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装置、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有效抑制社保基金的流失,堵住社保基金虚报冒领的漏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省市参保人员养老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由社保部门直接通过金融机构将养老金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但多年来,参保人员的生存状况社保部门很难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出现了一些“死人”冒领参保人员养老金的现象,导致政府津贴存在大量流失的问题。目前,传统的身份认证手段和认证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保险业务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保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有效抑制社保基金的流失,堵住社保基金虚报冒领的漏洞。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所述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后,提示用户完成预设操作;
根据用户完成的预设操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活体;
当确定所述用户为活体时,发送人脸识别请求至终端后台;
通过所述终端后台对人脸进行比对以及再次判断用户是否为活体;
若人脸比对成功且再次确定所述用户为活体时,提示用户输入预设信息,并将所述预设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后台;
通过所述终端后台对所述预设信息进行审核;
若审核通过,则进行津贴发放操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中,在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是否为参保用户;
若确定所述用户为参保用户时,提示用户完成预设操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中,所述终端后台对人脸进行比对包括:
获取人脸图像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
提取经过预处理之后的人脸图像的面部特征提取;
将所提取的所述面部特征与存储的样本图像的面部特征进行比对。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生物识别的津贴发放方法中,所述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活体包括:
对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动态追踪,并在动态追踪过程中捕捉眼睛的眼球形状与眼球面积;
根据所述眼球状态与眼球面积确定眼睛的状态,其中,所述眼睛的状态包括睁眼状态和闭眼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4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